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追求時間效率會影響人們的判斷能力。你有過類似的經驗嗎?當參加完好幾場會議、短時間內回覆完大量的電子郵件、用最快的速度處理公事……時間不知不覺已接近傍晚,這才想到,今天就得完成的重要企劃案還沒開始進行。簡單來說,就是在短時間內雷厲風行地處理完好幾個任務,卻忘了做「最重要的工作」,又或者輕易答應了別人莫名其妙的請託。


文:鈴木祐

愈在意時間,工作效率愈低

「分工能提升作業效率,讓產值突飛猛進。」一七七六年,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於《國富論》 (The Wealth of Nations)一書中強調了效率的重要性。史密斯指出,工業革命的本質並非產生新技術,重點在於透過減少浪費、改善流程等方式來追求效率化。

美國管理學家腓德烈.泰勒(Frederick Taylor)和愛德華.戴明(W. Edwards Deming )等人繼承了這套觀念,進而形成「追求效率才是美德」的思維。在他們的努力下,時間管理升格為一種科學,「如何在少量的時間內增加作業量」也成了先進國家的原則。這一點至今未變,減少浪費、追求效率仍是全球商學院探討的主題。

當然,時間是相當珍貴的資源,不只經營者需追求效率,所有人都有提升效率的需求。人們對效率的追求確實讓工業革命開花結果,福特汽車公司創辦人亨利.福特(Henry Ford)就是個舉世聞名的例子,他引進了世界第一條生產線,工廠的產量也因此翻倍。

然而,這十幾年研究發現,重視效率有時反而會降低工作成效,主要原因有——

  1. 因追求時間效率導致判斷能力下降。
  2. 時間效率愈高,創造力愈低。

追求時間效率會影響人們的判斷能力。你有過類似的經驗嗎?當參加完好幾場會議、短時間內回覆完大量的電子郵件、用最快的速度處理公事……時間不知不覺已接近傍晚,這才想到,今天就得完成的重要企劃案還沒開始進行。

簡單來說,就是在短時間內雷厲風行地處理完好幾個任務,卻忘了做「最重要的工作」,又或者輕易答應了別人莫名其妙的請託。

這樣的例子其實並不少見,行為科學界將這樣的現象稱為「隧道效應」 Tunnel Effect )。假設一個人邊開車邊聽音樂,同時和副駕駛座的人聊天,這時如果剛好看到有認識的人走在路上,再怎麼經驗老到的駕駛,都有很大的機率會發生車禍。同樣的,當我們以超高效率處理完各項事務,大腦的處理能力也會隨之達到極限,進而失去做出適當選擇的能力,這就是所謂的「隧道效應」。

經濟學家森迪爾.穆蘭納珊(Sendhil Mullainathan)的研究顯示,當人陷入隧道效應的狀態時,平均智力只剩下十三,跟一整晚沒睡時的智力差不多。也因為這原因,當人陷入此狀態時,較容易發生以下情形——

1. 完成簡單的工作就感到心滿意足:微軟公司於英國進行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在注重高效率的勞工中,有七七%的人花費大量時間在清空電子郵件的收件夾,卻因此感覺自己「度過了高產值的一天」。此外,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 )曾做過一場實驗,他們要求一組人員追求高效率、以高速處理各項工作,另一組則否,結果發現前者完成的工作量比後者少了約二二%。

2. 無法制定策略性計畫:追求時間效率容易使人目光變得短淺,像是未經深思熟慮就接下同事的請託,又或者停滯運動和學習等長期訓練計畫。大多陷入隧道效應的人,都因為眼前的工作而忙得不可開交,自然無暇顧及那些就長遠而言更有助益的事務。

追求效率的人容易因為深陷隧道效應而忙得團團轉,最後只剩下「清空收件夾、答應朋友的請託」等短暫型自我滿足,無法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任務,進而形成惡性循環。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同步大腦思維的時間支配術:解密你的時間知覺+分析個性特質,超過30種技巧指引》,方言文化出版

作者:鈴木祐
譯者:劉愛夌

momo網路書店
Readmoo讀墨電子書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時間管理為何失敗?選對「專屬自己大腦」的方法才會成功!日本上市一個月累印3萬5千本,超人氣話題「時間感類型測驗」

★時間匣規劃法,化解焦慮不安 ★SSC評分法,杜絕低價值任務
★誘惑日記法,揪出時間黑洞 ★想像練習法,提升目標達成率
從根本上解決時間匱乏的問題!

■時間總是不夠用,每天都忙得團團轉……
■好想把時間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人生苦短,有必要過得這麼辛苦嗎?

許多人都受困於時間不足的問題,嘗試了各種時間管理方法,如提升工作效率、分解任務、減少時間浪費和設定限期等等,但能長期實踐有效方法的人卻寥寥無幾。實際上,這些時間管理方法多半著重於如何加快做事速度,以達到更好的時間分配效果,然而繁忙的人可能會因此陷入惡性循環:壓力日益增大,卻難以跟上預期進度。

作者鈴木祐顛覆了固有的時間觀念,提出「只有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時間管理方式,才能真正提升個人效率和快樂感」。他透過對4千份科學數據的驗證,結合每個人的「處事方式」與「個人特質」,總結出30種個人化的「時間應用策略」。這些策略將幫助讀者改變過去的舊習,能夠過上更從容、平衡的美好生活!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