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有許多人在職涯選擇上,也選擇了電商消費的選擇方式,在選工作時,就在網路上搜尋,無論是求職平台、網路論壇、爆料論壇等,不斷地爬文與看遍網路評論,卻沒有真正地去問到實際在業界,甚至在目標公司任職的人。


文:公關人生相談室

我們或多或少都有在網路上購買東西的經驗,像是3C電子產品這種外型、規格皆為標準化的產品,消費者只需要比較品牌、功能與價格,通常就可以決定購買。但是換作需要搭配消費者本身身型、膚色、膚質與天生樣態的產品,像是衣服、鞋子、化妝品等,許多人可能都有過照片上Model穿起來很英倫風,但自己買來穿怎麼穿就是制服風的經驗。

於是,銷售衣服的電商會提供尺寸表、試穿報告,或請消費者預先量好自己的肩寬、袖長、胸圍、腰圍,以避免購買之後因為尺寸不合又需要退貨,造成廠商額外的回收、理貨成本。但你可能也有過類似經驗,即便尺寸符合,但收貨後實際看到商品,又發現色差、材質跟做工不滿意,依舊需要退貨。

許多人在電商消費時,總會認真地去比較品牌、價格、規格、材質以及廠商與消費者的評價,也會認真地在消費後給予評價。電商的存在並沒有完全消滅實體店,有人說實體店變得更像展示間(Showroom),提供品牌與消費者實體互動的場域。

選工作只靠網路論壇靠譜嗎?——偏聽還是不願意面對現實?
回到我們的現實人生,有許多人在職涯選擇上,也選擇了電商消費的選擇方式,在選工作時,就在網路上搜尋,無論是求職平台、網路論壇、爆料論壇等,不斷地爬文與看遍網路評論,卻沒有真正地去問到實際在業界,甚至在目標公司任職的人。

也有另一群人,選擇採納的是完全來自目標公司內的人的正面意見,而忘了思考,換作是自己的條件、能力與耐受度,是否也可以跟前輩一樣有類似的正面體驗?或是在這些正面意見之外,自己最不能接受的條件是什麼呢?

於是,只「偏聽」某些意見的結果,往往造成像是只看商品照片就下單商品的消費者,但卻忘了那些商品照都是在棚內由專業攝影師拍攝、Model都是超乎正常人比例的身材,整個消費過程都沒有「自己」在裡面,而只有自己代入商品的投射。

在經營職涯的過程,如何減少像是電商購物這樣的試誤過程?就像是在購買金額較大的商品無論是車子或是房子,消費者會選擇去試乘、試駕、賞屋,甚至在不同時段與天氣狀態去看屋,體驗當自己實際跟商品與空間互動時,沈浸在其中的感覺,以做出最適合自己的購買決定。以上的方式,都是為了降低因資訊不對稱而購買的金錢、時間與風險成本。

為自己打造職涯Showroom
在職涯選擇中,我們或許更可以採用的是兼納建議但審慎篩選資訊來源,以及透過職場體驗的Showroom像是打工、實習、學徒制、師徒制與職場導師這樣的機制,減少單一資訊來源的風險。舉例來說,透過打工與實習,我們可以真實體驗工作環境、工作流程與上下屬與同儕互動,也可以了解自己的能力在真實職場上可以發揮的程度,甚至有機會透過工作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

透過請益在特定產業、公司、職位的前輩與從業人員,我們可以了解在職涯的路徑上可能的發展方向與挑戰,可以以更深遠的視野眺望與規劃自己前方的道路,甚至可以避免再踩入前輩曾經踩過的坑。

在長達30年甚至40年以上職涯,與其用看好就下手的直覺性思考選擇,倒不如給予自己多一點像是Showroom的體驗,綜合兼具廣度與深度的建議與真實體驗,把自己放在真實的場域中,用自己與環境互動的體感,為自己做出最合適的職涯選擇。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