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我們的大腦從如何獵殺乳齒象或採摘莓果,調整至學習主持會議、閱讀試算表等,是數百萬年長期演化下的結果。然而,大腦在文明中運作的時間還不夠久,還無法擺脫冰河時期老祖宗們的習慣,所以它喜歡節能,甚至好逸惡勞。也就是說,討厭工作、疲於工作,可能不是你的錯,而是辦公環境或現行制度讓大腦拒絕乖乖合作,身體才會出現各種不良反應。要是我們能夠了解腦內機制,好好與大腦合作,而不是對抗其習性,大腦會更願意配合工作。


文:約翰・麥迪納(John J. Medina)

兩位將軍的故事
雙重模型的討論要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特別是兩位同盟國最厲害的兩位指揮官,以及他們知名的指揮能力。他們的領導方式大相徑庭。

第一位是傳奇的巴頓將軍(George Patton),他雄心偉略,很聰明,趾高氣昂,指揮第三軍團。他的右腰掛著一把象牙手柄的45柯爾特手槍,左腰則掛著象牙手柄的史密斯威森手槍,並且用兩個西點軍校訓練過的腦半球組織控制。然而,控制力道微乎極微。他的綽號是「老傢伙」,一有機會就大罵下屬。有一場他對部隊的演講很知名,他說:「有些人抱怨說,我們太逼人。我一點都不在乎。我相信流一點汗,能夠避免流很多血。」

幸運的是,確實如此。 1940年代納粹占領這個世界,需要能夠制衡的一名拳擊手,派巴頓上場好像能給對方致命的一擊。有些人相信第二次世界大戰並未延長,是因為巴頓的戰術很有侵略性。

但他剽悍的人格特質,也導致了一些問題。有一次一名士兵過度驚嚇,巴頓認為這名士兵展現出弱點,打了他一巴掌,最後巴頓被處罰而無法上場。那名步兵的狀況,就是我們現在熟知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除了巴頓以外,還有其他指揮官因為領導能力而名聞遐邇。布雷德利(Omar Bradley)將軍是巴頓將軍的同事,他們一起在非洲和歐洲奮戰,也是公認卓越的軍事領袖,但原因卻截然不同。布雷德利並不像是生氣的拳擊手,他的作風低調、不張揚、戰術優秀,對於自己的部隊非常的投入。他也有一個綽號,叫做「步兵的將軍」。你可以在他的領導著作中,看到他顯露出的人性。

指揮官要成為策略高手前,一定要了解自己的下屬。同理心不是指揮的障礙,而是方式。要不是他重視士兵的生命,苦其所苦,否則就不適任領導者。

針對這兩個人,多年的研究產出提出更細緻入微的看法。正如你所預料的,這兩個人不一定名符其實,但他們的領導風格之間的鮮明差異真實存在。團隊裡面如果兼具兩組技能,也就是兩者的衝突可以被控制,會是贏得勝利的無價之寶。因為兩者都是聲望-支配領導力理論的象徵。

領導力的定義
我們想要了解這套領導力理論,大概又得先定義何謂領導力。就算考量到這兩位將軍天差地遠的行事風格,研究人員對於領導力結構的看法,還是非常簡單明瞭。

社會學家發現,當人聚在一起的時候,會自動以特別、容易測量的方式排出結構,建立出不對等的權力關係,把人分成「領袖」和「追隨者」。這種組織趨勢如此穩定,可以回溯到石器時代,讓人想起彼得.杜拉克對於領導能力的單純定義。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領導模型,像是有些頭目和跟班的階級界線較不清楚,但這些模型都是歷史上的例外,而不是規則。從古代的法老,到歐洲王室,在這個一分為二的結構中幾乎都能成立,其中領袖多數都是男性。這個模型提供的研究架構與方式,能夠探索領導能力的定義。然而,這個架構最方便,有時候又是最讓人失望的,如果要以特定的方式定義更是如此。

普通人會說,領導力是一種能力,能說服其他人達成你的目標。科學的定義比較冗長,但意思也差不多:

對於集體行動與團體決策有不符合比例之影響⋯⋯是一個現象,其中一個人(領袖)首先行動,之後他人(追隨者)即採取符合或遵循領袖開始之行為。

兩個定義的共同點,就是社交互動。真剛好,跟我們注意到的一樣。神經學家一直在測量社交互動。也就是說,照理說,至少神經學能夠說出一套領導方式。真的如此嗎?提倡威權-支配理論的人絕對是這麼想的。

解釋威權-支配理論
威權-支配理論認為,領導能力是一系列的行為。支配型的領袖,主要是透過蠻力展現權力,透過支配和魄力,把自己的目標強加到追隨者身上,而且通常不在乎追隨者對此的感受。相反的風格,就是聲望型的領袖,他們運用權力的方式就沒有那麼強硬。他們會運用幽默,審慎溝通,尊重並帶領部屬。兩者間的差異,可以說是用手臂還是用頭腦領導。提出這個想法的是一篇論文,題目叫做〈領導能力之雙重模型與階級:演化綜論〉(A Dual Model of Leadership and Hierarchy: Evolutionary Synthesis)。

雙重模型是否能夠預測,最適合商業活動的肌肉和心理的最佳比例呢?還真的可以喔。要了解這點,我們必須再深入了解這條光譜的兩端,這兩者都可以用一部聖誕節電影解釋。

以前的聖誕佳節,家家戶戶都會觀賞《聖誕故事》(A Christmas Story),就跟烤餅乾一樣,而且也一樣甜蜜。這部甜蜜溫馨的電影,能夠詳細解釋雙重模型,其中有兩幕最適合。第一個場景跟電影裡的霸凌者有關,他是一名淘氣的孩子,名叫法克斯(Scut Farkus)。法克斯是裡面最高也最壯的孩子,牙齒黃黃的,戴著浣熊皮帽,笑起來就像是機關槍一樣,很可怕。他欺負人的方式,通常都是埋伏突襲。他下課後會守在一條巷子裡,希望能夠逮到性格比較溫順的人。他和追隨者會突然跳出來,毫無緣由的欺負目標,通常會從被害人後方,抓住他們的手,然後往上拉,直到對象哭喊著叫「叔叔」為止。法克斯的領導能力,以體力為基礎,透過身體威脅,對盟友和敵人施以獎勵和懲罰。

大家大概猜得到,法克斯喜歡運用支配型的領導力。

支配型領導風格
這類人的力量,顯然來自權力的不對等分配。這種權力可以是實體的力量,像是法克斯能用體力欺負比較瘦弱的男孩。這樣不對稱的權力分布,也可能透過結盟而成,像是要求小嘍囉服從老大的命令。這個風格的領導方式,多數是透過恫嚇、憤怒、恐懼、苦惱等各式負面情緒,維持掌控。支配型風格往往也會運用忠誠計畫,給予最忠實的下屬回報,並持續予以掌控。

這些回報可能很有用,像是公開獎勵與尊重,以及實際的表現形式,如加薪、升官等。但是,支配型領袖創造的是冰冷的二元世界。團體若是運用支配型風格,有與無的差別就很明顯,有與無通常都由領袖隨意決定。這類團體中的成員多數不是朋友,只是同盟;而且大多數人也並非對手,而是敵人。

支配型領袖可能會讓下屬水深火熱,下屬不得不以其他行為來調節自己。但是,支配型的風格之所以存在,是有原因的。這些領袖能夠快速集中資源,必須做出反射性、說一不二的反應時,這點就特別重要。這種風格適用於緊急狀況,像是擊退敵軍、處理尸位素餐的人、因應團體內部衝突。要是這些衝突會威脅到中央權力時,就更是如此。

史達林(Joseph Stalin)擅長運用支配策略,是這類型領袖的極端。他想要攀附權力的慾望,加強蘇聯工業的實力,抵禦到處掠奪的納粹德軍。但是,同樣的慾望,也導致數百萬名無辜的人於戰爭前後喪命。

研究指出,支配型風格的懲罰行為,不利於維持長期生產力,要是支配型領袖需要維持創新領導能力的話,就更不適用了(這邊可以回顧一整章跟創意相關的內容)。要了解替代方案,就必須探索雙重模型的另外一端,往「聲望」的方向前進。為了解釋這個風格,請看《聖誕故事》的第二個例子。

聲望型領導風格
這部電影有一幕晚餐的場景,主角的小弟藍迪(Randy),大約只有五、六歲,不吃肉捲、馬鈴薯泥、肉汁。

他的爸爸運用內心的支配能力,大吼:「好吧!我來叫他吃飯。拿螺絲起子和通馬桶的那支過來,我把他的嘴巴撬開,然後把食物灌進去。」

媽媽很快的介入,溫柔的問藍迪:「小豬豬長什麼樣子?」藍迪的精神馬上來了,開始學豬叫,大聲笑出來。媽媽察覺突破的方法,馬上說:「沒錯,就是這樣叫!現在表演豬豬吃飯給我看!」媽媽指向藍迪盤子上的食物說:「這就是你的飼料槽,乖乖表演給媽媽看,豬豬怎麼吃飯飯!」

藍迪馬上向食物進攻,埋頭連手都不用的猛吃,一邊學著豬叫。媽媽看著藍迪滿頭滿臉都是馬鈴薯和肉汁,大笑著說:「這就是媽媽的小豬豬!」媽媽笑著看藍迪吃完晚餐,任務達成。

這個美好的畫面,可以完美展現支配型和聲望型領導力的差異。運用支配型領導力的人,仰賴的是不平等的權力分配,以利達成目標;使用聲望風格的人,仰賴的則是不平等的洞察力分配——媽媽知道怎麼樣才能讓小兒子吃飯,她運用這一點,就不必像爸爸要拿螺絲起子。有人稱之為「智慧」。

聲望型領袖擁有必要技巧與知識,能夠了解下屬的關係生態。為了激勵下屬,聲望型領袖會找出下屬的行為模式與原因,用以達成目標。這個細緻的手段,往往在支配型風格中看不到。聲望型領袖似乎直覺的認為,恐懼、憤怒、蠻力,最好留到不得已的時候才使用。如果你想到,聲望型領袖的心智理論很厲害,很懂社交,那麼你猜對了。

聲望型領袖除了眼神測試能夠拿高分以外,還有其他的行為特性。他們願意與自己關心的下屬分享資源;他們似乎也同樣在乎下屬的成就。聲望型領袖提供正面誘因,與支配型領袖多數提供負面威脅不同。支配型領袖傾向下達命令,聲望型領袖則偏好影響他人。

為什麼稱「聲望」呢?
那些實踐智慧和慷慨的領袖,通常能夠享譽盛名。他們累積聲望,追隨者就會慕名而至。運用聲望型領導力的人,通常不需募集追隨者,追隨者就會自願相隨。

他們的下屬主要是受到熟悉的關係安全感吸引。畢竟,知道自己能夠被理解,付出的辛勞有所回報,是很有力的工具。聲望型領袖能夠展現出強大的人際關係,所以與追隨者的關係,往往都會發展成私人關係。大家喜歡這類的領袖,想要眾星拱月,想要仿效。許多人認為這些領袖魅力無邊,但大家有時候也會受到支配型領袖吸引。

支配型領袖明快的決策能力,面對複雜、模稜兩可、有威脅的環境時,能夠提振追隨者的精神。當領袖的個人力量產生實際結果時,大家更會感激這股優勢。跟隨有洞見、能夠同理他人的人很舒服,但是這些特質,在戰爭中卻不管用。

所以這兩種領導力,一個運用拳頭,一個運用聲望。從科學角度來看,哪個比較好?

科學研究指出,這個問題問得不對。最好的領袖,在執行工具箱中要兩種能力兼備,也就是知道各自運用的時機。

但是,研究也顯示,其中一種風格的需求遠大於另一者。研究指出,商業相關的衝突,通常不太需要領袖心中的巴頓將軍出來處理,也就是說,支配的需求很罕見。更常見的,也是更重要的,就是高階主管和經理人必須每天面對的一般決策,這些決策每天需要點點滴滴的智慧,而且累積起來,才能驅策公司前進。這類智者擁有聲望,需要的不是有力的手掌,而是靈巧的手段。「乖乖表演給媽媽看,豬豬怎麼吃飯飯!」是首選策略,絕對比哭喊「叔叔」還有用。

雙重模型

除了雙重模型以外,當然還有其他想法可以運用在管理上。有些研究人員把個人化的能力,也就是源自於個人能力的權力,套用在領導力上,不同於前述源自於職權的權力。

其他模型多數都會參考、納入平衡聲望型與支配型兩種元素,就跟雙重模型一樣。我是科學家,看到這麼一致的現象,我覺得事情不太尋常。

看看詹勒(James Zenger)的研究。他的團隊詢問了六萬名員工一個問題:什麼樣的老闆,才是很棒的領袖?

詹勒聚焦於兩個特點:著重於結果,以及社交技巧。著重結果的老闆,能夠達成目標,配合時程,提供符合承諾的服務與貨物品質;老闆如果社交技巧卓越,能夠清楚溝通,也能夠同理員工。

這些特質必須併用,老闆才會成功。要是高階主管或經理人注重結果,但社交技巧不高明,就只有14%的受訪者認為,這個老闆會成功。如果老闆的社交技巧像是和善的聖人,但是無法讓團隊專注和表現,只有12%的人認為,這樣的老闆會成功。但是,如果這兩個特質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情形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詹勒指出,要是經理人重視結果,同時又有德蕾莎修女的性格,那麼會有多達72%的受訪者認為,他們追隨的是偉大的領袖。

一、驅策達標;二、讓員工相信目標。 兩者組合聽起來就非常像是聲望-支配的模組。

商業作家麥基昂(Greg McKeown)則研究完全相反的方向,但遇到同樣的狀況。他想知道,員工認為哪些行為是壞主管的特質。

面談過美國頂尖公司的一千位員工後,麥基昂發現分成兩種狀況:大約有一半的人表示,最糟糕的老闆就是管太多、太獨裁、太想天天緊迫盯人。這些老闆被稱為「管太多的經理人」。

另一半的人說法則相反,他們說最糟糕的老闆是不夠投入,無法扛起責任,幾乎也不會提供回饋意見,其中多數是「好人」,但是個性親切的原因,卻是想要避免衝突,而不是想要有效管理。這群人被稱做「管不夠的經理人」。

那麼最好的老闆呢?走中庸之道的人。也就是說,他們的工具箱中具備兩種行為,也知道使用時機。不管走到哪裡,都可能會看到這個雙重模式。

但我還是覺得事情不單純。

嬰兒身上的研究
雙重模型在每個管理理論中都可以友情演出,但這個模型是否能夠說明某些本能呢?我們把自己排入威權-支配光譜,是不是因為本能呢?

其實,答案是「不確定」。但是,我們約略可以看到一些跡象指出,某些社交傾向並非完全源自於社交需求。舉例來說,大家小時候,也就是嬰兒時期,就能夠偵測到對社會權力一致的反應。嬰兒好像具有行為模板,知道人類該如何互動,這些模板在人類約二十個月大就存在了。這些模板的元素似乎是聲望和支配的期望。有一位研究人員這麼說:

幼兒已經具有各個領導類型的認知模板⋯⋯追隨者和旁觀者(即便還是嬰孩)能夠輕易辨認聲望與支配兩種類型風格的領袖,並取決於情境,分別套用在兩個類型上。
我們是怎麼知道的呢?了解研究人員衡量嬰兒認知的機制,可能頗有幫助。我們很久以前就確認了,嬰兒跟成人一樣,要是偵測到輸入資訊出現差異,就會盯得比較久。假設嬰兒在一個房間裡睡覺,房間有兩扇窗,窗戶外面各有一棵樹。如果砍掉其中一棵,嬰兒就會更用力盯著那扇沒有樹木的窗戶。這項凝視測驗很可靠,能夠讓我們知道嬰兒在注意什麼。

有一項社會權力相關的實驗很知名,其中讓21個月大的嬰兒看了一部戲,戲中成人領袖與追隨者以特定的方式互動。其中一位領袖展現出聲望型的行為,與下屬合作,就與《聖誕故事》中的媽媽一樣;另外一個則展現出支配型、威權的行為,就像是法克斯一樣。驚人的是,嬰兒能夠分出差別,他們根據認知到的領導風格,認為下屬會以特定的方式做出反應。

研究人員接下來讓嬰兒觀察特定互動。領袖下達指令後,就離開房間。研究人員運用精細版的凝視測驗,能夠確定嬰兒對於追隨者接下來行動的預期。要是領袖展現出聲望型行為,嬰兒會認為就算領袖不在場,追隨者還是應該要執行命令。但要是領袖展現出支配型行為,嬰兒會認為,追隨者只需要在領袖在場時執行命令就好;如果領袖不在場,嬰兒就認為不需要服從命令。嬰兒好像腦海裡內建這樣的想法——大人不在家,小孩開轟趴。

研究人員的結論是,嬰兒會用運用與生俱來的社交模板,以及預測大家面對特定類型的領袖行為時,可能會出現什麼樣的反應。

這只是諸多資料中的其中一項實驗而已,結果顯示嬰兒具備認知模型,能夠了解人際互動,他們往往都會遵從雙重模型的基本原則。沒錯,這就是管理理論的幼幼版。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大腦喜歡這樣工作:順著大腦的習性,提升工作效率,從此和憂鬱星期一說BYE BYE~》,樂金文化出版

作者:約翰・麥迪納(John J. Medina)
譯者:賴孟宗

momo網路書店
Readmoo讀墨電子書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工作總是提不起勁?其實是大腦有自己的習性!

一天當中,工作占了大部分的時間。然而,工作帶來的許多煩惱、挑戰、壓力和情緒,往往成為不快樂的來源,讓人一想到工作就厭煩。科學家們試圖解決這些問題,發現原因出在:

我們雖然身處21世紀的現代社會,但大腦卻還活在遠古非洲。

我們的大腦從如何獵殺乳齒象或採摘莓果,調整至學習主持會議、閱讀試算表等,是數百萬年長期演化下的結果。然而,大腦在文明中運作的時間還不夠久,還無法擺脫冰河時期老祖宗們的習慣,所以它喜歡節能,甚至好逸惡勞。也就是說,討厭工作、疲於工作,可能不是你的錯,而是辦公環境或現行制度讓大腦拒絕乖乖合作,身體才會出現各種不良反應。

要是我們能夠了解腦內機制,好好與大腦合作,而不是對抗其習性,大腦會更願意配合工作。

跟著大腦的習性走,工作更好、創意更多、壓力更少一點!

習性1:大腦喜歡團隊合作
要讓團隊合作生產力更高,就用這三類人:1.心智理論要強;2.能輪流發言不插嘴;3.女性。

習性2:大腦喜歡住在大自然裡
在辦公場所加入大自然元素,例如:大量植物和天然採光,或多使用綠色與藍色。

習性3:大腦傾向冷酷,在乎自身利益
當主管手中握有權力,如何避免因權力而變心?透過「預防教育」,知道權力可能造成討人厭的誘惑,就能有效抵禦誘惑。

習性4:大腦喜歡引發情緒的故事
要抓住聽眾的注意力,需在開講10分鐘內,引起大腦的興趣。

習性5:大腦討厭改變
但不是沒有辦法可以讓它改變。比起單靠意志力,建立一個實踐新習慣的好環境,會更容易達成。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本書!

改變工作方式,上班更輕鬆、家庭更和樂!

無論你是希望取得工作成就的小員工,還是希望員工有所成就的大老闆,本書對所有讀者來說,都提供有用的工具和令人信服的指南,能有效改善工作效率,增進人際關係。你可以這樣改變:

  • 改變1:開線上會議時,這樣做:把螢幕上自己的臉擋住,別讓自己看到。此外,可以讓發言的人開鏡頭就好,其他人聽音訊進行。
  • 改變2:提升開會效率,這樣做:事先提供議程,要求與會人員會前閱讀資訊,準備要討論的內容。
  • 改變3:在辦公室空間,這樣安排:打造半開放性空間,讓員工可專注工作又好與人互動。
  • 改變4:工作與休息,這樣做:每工作九十分鐘要「自然的」休息一下,才能提高生產力。
  • 改變5:簡報呈現,這樣做:運用圖片或短片比文字更有效果,而且每十分鐘就要重新拋出能產生情緒刺激、簡短切題、以敘事方式呈現的「魚餌」。
  • 改變6:養成好習慣,這樣做:給予大腦獎勵,但時間和品質要隨機。
……更多神奇又有效的工作方法,請見本書!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