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想要說出心中的感受,但口一開卻往往惹對方不開心?為了拉近關係,努力的尋找話題,雙方反而越聊越遠?不想再當句點王,卻不小心就會和別人保持社交距離?說話與溝通在無形之中,變成生活中的不可承受之重?如果以上的問句,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就讓有20年教學經驗的正面溝通專家來解救陷於困境的你,透過實際練習,說出更好的自己與更完滿的人際關係。


文:金炫廷(김현정)

習慣真誠的說話,增進關係

光憑話術難以表達真心。相較於話術,言語中蘊含的真心更為重要。有時候,對話中感受不到任何想法,是因為話語中沒有真心。我們沒有必要因為誰很會說話,就模仿他。光是學習話術,只能說是一知半解。先觀察一下自己說話的時候,抱持著什麼樣的想法吧。請隨時檢視自己的言行,盡量使用誠懇的口吻。如此一來,才能與人進行真心的溝通。

「虛心坦懷」這句成語說的是毫無掩飾的吐露內心。真心的對話旨在分享彼此的情感。西奧多.澤爾丁(Theodore Zeldin)於《關於對話》(Conversation )中提到,真的對話是懷有知性的好奇心,投入互相尊重的對話當中。此時,我們能以全新的方式理解自己與他人的世界。對話是透過他人達到重新自我理解的管道,是拓展世界的一種跳板。換言之,透過對話,能夠讓我們重新認識自我,讓我們不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的《人類大歷史》(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則指出,蜜蜂等昆蟲會群聚工作,但牠們工作的方式非常制式。狼和黑猩猩的合作比螞蟻更加彈性,但仍然有局限,牠們只和少數關係密切的個體合作。人類能夠與無數的人溝通,合作相對彈性。擁有語言,可以互相溝通,就是智人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原因。這段話提醒了我們,溝通對人類有多重要。

如果只發出聲音說話,並不能做到人性的溝通。例如,上司指示你標下一個案子,所以你和初次見面的負責人共事了兩個星期。那位負責人既有禮貌,工作能力也很好,是個值得學習的人。不過你一心只想快點拿到訂單,所以沒有和他建立私交。如果你對他真心以待,會怎麼樣呢?說不定早就拿到訂單,且與才能兼備、做事謹慎的他成為了朋友。

相較於禮貌的說話內容,你對談話對象的想法更重要。因為你的想法會夾藏在言詞當中,原封不動的展現出來。對方扮演的角色取決於你,是「簽約就結束了」抑或「即使簽約了,他還有許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應該保持友好關係」,全操之在己。我們為什麼認為朋友是一種深厚的人際關係?或許這是因為,我們不會將朋友視為達到目的或獲取利益的手段。真誠的對話凌駕於話術之上,也是對話的根本。

諾貝爾獎得主、心理學家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教授在無數次的人類行為實驗後,確立了展望理論,他認為:「人類終究會以理性進行決策。就算決策看似非理性,也是為了規避風險而做的合理感性決策。」比如購物時,就算品質有點不好,還是會選擇值得信賴的企業產品。或是工作時,與其選個聰明的合作夥伴,寧可選擇自己更信任的人合作。真心就是最合理的選擇。

在經濟層面上,真誠的溝通也能讓我們做出更有利的選擇。針對改變與溝通的ROI研究報告顯示,實踐有效溝通的公司工作績效高於溝通不良的公司一.七倍。事實上,The Pulse Communication曾指出,全世界的專案預算中,每十億美元就有一億三千五百元萬面臨浪費的風險,其中約有七千五百萬美元(五六%)的損失來自低效溝通。馬里蘭大學研究團隊揭露,低效溝通致使美國醫院每年浪費一百億美元左右,當中雖然包含了診療時間問題帶來的成本,但整體金額有一半以上是因為沒有在適當時間內傳達明確的訊息,進而產生的額外住院費用。這全是低效溝通造成的後果。

善於溝通不僅止於以風趣的話語取悅或說服他人,拓展關係的對話很重要。試想別人相信你、依賴你,向你傾訴煩惱的時候吧。這種時候,你應該抱持真誠的同理心,坦言自己都是如何克服困難,然後給予鼓勵。誠懇的經驗談與鼓勵將會帶來力量。滿懷真心的話才能打動對方,增進彼此的關係。

對話範例
A:今天工作超多,好累喔。還要做新專案,真是受不了。
B:是喔。我在適應新工作的時候也很累,甚至還要忙著看主管的眼色。
A:新工作真讓人疲憊。
B:對啊。但如果把它做好,就能學到東西。我上次負責專案的時候也一樣,雖然很累,不過有所挑戰的感覺很棒。
A:我也算是在挑戰嗎?
B:當然!適應以前通常會比較累。完成這次專案後,你一定會有成長的。加油!你會做得很好的!

假如能夠坦率的說出想法,不僅能讓人感受到你的人格魅力,還可以鞏固雙方關係。但很多人在職場中,經常只說客套話或場面話,從不會表露真心。然而,令人感到虛偽造作的官腔還是能省則省,流於形式的話絕對無法建立關係。有句話說:「肺腑之言。」說話沒有發自肺腑(內心),就不能表露出真心,自然也不能奢望看見對方的真心。

《歐普拉秀》(The Oprah Winfrey Show)是觀眾人數高達四千八百萬人,在一百五十餘個國家播出的美國人氣節目。主持人歐普拉(Oprah Winfrey)的著作至今已賣出五千五百萬本,富比士估計其淨資產約有二十七億美元。美國所有的女性之中,她是唯一的億萬富翁。當脫口秀主持人唐納修(Phil Donahue)被問及歐普拉為什麼比自己更受歡迎的原因時,他這麼說:「歐普拉在討論體重、男人、單身女性的真實生活時,比我更加坦率。」由此可知,歐普拉之所以擁有如此的高人氣,是因為她在談論自己的故事時,總是表現得非常自在、直率。

對話的根本是言詞蘊含的真心。溝通的關鍵在以好的口吻傳達想法,並抱持真心。光是說好聽話,很難說服他人,也無法拉近距離。唯有深度溝通,才能加深彼此的關係。真誠表露內心的人,讓人願意伸出援手、主動接近,這是人之常情。

習慣專注傾聽,讀懂對方的心
每個人都希望有人願意聽自己說話。這是因為當別人傾聽自己說話時,可以獲得被尊重的感覺。真正的傾聽不是單純接收聲音,還要以視線、表情、態度面對談話者。換句話說,傾聽是關心他人的行為,同時必須讀懂對方的內心,進而產生同理心。想做到這點,只能將注意力全然放在對方身上。

對話範例一、不被傾聽的對話
A:我剛才完成這次專案了。
B:這樣啊?全做完了嗎?下一件專案也麻煩你了。

對話範例二、傾聽的對話
A:我剛才完成這次專案了。
B:這樣啊。這次工作還好嗎?這段期間很辛苦吧?

倘若對話中抱持著傾聽的態度,一定會出現這種合乎情理的附和提問。在對話範例一中,假如B反問了下屬的意見,兩人的關係想必能往好的方向發展。

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說過:「每個人都渴望成為重要的人。」當人們聽見別人談論自己時,會覺得自己是重要人物。因此,當人遇見願意聆聽自己說話的對象時,將對其產生好感、敞開心房,認為自己很特別,彷彿成為主角一樣。

傾聽是了解談話對象的必經之路。懂得傾聽的人在對話中聽與說的比例是六比四,給予對方充分的說話機會。有一次,我問臉色不好的後輩發生了什麼事,聽完後,我試著站在他的角度回應了幾句話,結果他說自己的心情好轉許多。

哈佛科學家進行過一項快樂中樞的相關實驗,得知「人在談論自己的當下,大腦內部會活化,如同受到毒品、性愛、賭博等強烈刺激時的反應」。由此可知,人在談論自己時產生的快感有多強烈。有趣的是,即使是自言自語,也會出現同樣的反應。也就是說,談論自己不僅能使自己深刻感受到存在感,甚至還能帶來愉悅。

傾聽是一種可以透過訓練精進的技巧。然而,研究傾聽的先驅者拉爾夫.尼可斯(Ralph Nichols)於著作《你正在聽嗎?》(Are You Listening?)中寫道:「人類不懂傾聽的方法。儘管人有兩個耳朵,卻幾乎不懂如何使用耳朵。」這告訴了我們,想要精通傾聽的技巧並不容易。站在對方的立場積極傾聽吧。不要只用耳朵聽,試著以內心傾聽,將注意力完全放在對方身上,讓他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向他傳達「這個瞬間,你最重要」的訊息。下列幾點是做好傾聽的技巧。

抱持傾聽的態度

暫時放下手機,溫柔凝視對方的雙眼。事先準備筆記本或便條紙也不錯。說話時請不要迴避視線或雙手抱胸。適當的時候,可以點頭表示認同。期間記得說些「真的嗎?」「是嗎?」之類附和的話。這些行為是你認真傾聽的證明,也表現出你對說話者話語權的尊重。

曾任電台主持人的大衛.伊西(Dave Isay)曾經為了名為「StoryCorps」的口述專案,在公園搭了一頂小帳棚,讓參與者各自與朋友、情人或家人交談四十分鐘。一開始進入帳棚時,大家只是輕鬆的交談,但為了進行完整的對話,逐漸道出心聲,最終建立了更深層的關係。大衛.伊西如此說明進行這項專案的原因:「就算是單純的傾聽,也能讓人強烈尊重對方的存在。請大家在受無數噪音轟炸的現今,試著傾聽別人的聲音。這個專案的核心,是學習如何傾聽他人說話,如同鼓勵某個人說出此刻真正重要的事情。」

連細節都不錯過
有時候,我們會期待在對話後感到滿足,卻得到完全相反的結果。之所以會發生這種事,主要是因為沒有認真傾聽。假如對話的成功與否取決於你的感受,表示你比對方說了更多的話。形同被多巴胺所迷惑。

你所記得的內容可用來評斷傾聽是否有效。根據某個研究指出,如果沒有仔細傾聽,八小時內就會忘記一半以上的對話內容。假如對話中,對方或自己不斷提出反問,也意味著溝通不良。

以下是發生在超市裡,沒有認真聽對方說話的事例:

對話範例
A:我的皮包壓在推車底下,可以等我一下嗎?
B:(雖然看著對方,卻沒有提供時間等待)好,你慢慢來。
A:稍等一下,請讓我拿一下皮包。
B:是是。

讀懂對方的心思

傾聽能夠讀懂對方的心思。讀懂對方的心思指的是認同對方的話。請仔細思考談話對象話中的含義。普立茲獎得主、作家斯杜茲斯.泰克爾(Studs Terkel)於採訪集《工作:任誰都想做,但都不喜歡做,更不是誰都可以做》(Working)中點出了尊重的重要性。他表示自己去採訪一百三十三位來自各行各業的人時,必定都會準備一樣東西,那正是「尊重對方的心」。每當採訪企業家、清潔人員、農民等不同職業的受訪者時,他都會竭盡全力,不讓自己忘記傾聽與熱情。

就算不喜歡談話對象,也要抱持耐心,提供對方說話的機會。無論什麼話題,都得下結論,儘管對方是個搗亂者也不例外。如果你遇見那樣的對象,仍然願意表現出真誠的態度傾聽他們說話,對話說不定會往意料之外的方向發展,令你大吃一驚。帶給許多人靈感的拉比,《心靈和平》(Peace of Mind)作者約書亞.L.利布曼(Joshua Loth Liebman)說過:「容忍是理解他人的信念與習慣的真誠努力,即使你無法共享或接受該信念或習慣。」

有句成語說:「以聽得心。」意指真心傾聽他人說話,便能獲得對方的心。我們在人際關係中面臨各種矛盾,但往往解決問題的線索就在對方的話語之中。想想自己是否曾吝於傾聽別人說話吧。有時真心傾聽,甚至能聽出對方的敵意。要有所知才能理解對方,理解對方才能解決矛盾。這就是一定要傾聽的原因。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正面溝通練習課:教你說出更好的人際關係,培養暖心對話力》,樂金文化出版

作者:金炫廷(김현정)
譯者:Loui

momo網路書店
Readmoo讀墨電子書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想要說出心中的感受,但口一開卻往往惹對方不開心?
為了拉近關係,努力的尋找話題,雙方反而越聊越遠?
不想再當句點王,卻不小心就會和別人保持社交距離?
說話與溝通在無形之中,變成生活中的不可承受之重?
如果以上的問句,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就讓有20年教學經驗的正面溝通專家來解救陷於困境的你,
透過實際練習,說出更好的自己與更完滿的人際關係。

想要把話說得正面,就得從內心開始

談吐反映了一個人的內心,也代表著一個人的外在形象。因此,想要改善外在形象,就要從改變談吐開始。想要改變談吐,就必須回頭檢視自己的內心。想像自己的內心,根據自己要的正面形象,去改變說話習慣,進而改善外在形象。

在日常生活中,溝通與說話經常讓許多人感到困擾。有些人對如何拉近關係不知所措,也有人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心中的情緒與感受。不想再和這樣的麻煩糾纏,就讓擁有20年正面溝通口語教學經驗,經常受邀為大企業開班授課的作者金炫廷,帶你練習改變說話習慣,學會用正面溝通的方式說出更好的自我形象與人際關係。

學習正面溝通開始,就能改善人際關係

所謂的正面溝通,是避免負面、強硬的態度與話語,改用正面、積極的詞彙和態度來與對方溝通。同時,也要試著體諒對方的感受,避免直接宣洩情緒。使用這樣的方式溝通,才能夠避免衝突,使人際關係更融洽。

改變說話技巧,就能打造出一個正面的自己

前面提到,要學習正面溝通的第一步,就是想像自己要成為怎麼樣的正面形象。再根據自己想要打造的形象,練習改變自己。這個改變就從說話技巧開始。

以下就是作者在書中列舉,希望自己展現出不同形象,所必須學習的不同說話方式:
  • 若想成為有風度的人:使用寬容、鼓勵、肯定且積極的話語。
  • 若想成為有自信的人:抬頭挺胸、注視對方,話語俐落,音調有高低起伏。
  • 若想成為有說服力的人:帶有誠意、熱忱的態度,說話淺白、顧慮對方感受。
  • 若想成為有領導力的人:尊重對方,抱持著開放的心胸,公平的對待每一個人。

透過練習,改變說話的方式,培養內在、展現自己嚮往的形象與價值觀。此外,更多改變自我形象的提示,都在本書中!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