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鈴木真理子

成為備忘錄狂人!

請試著站在客戶的立場想想看。你想把工作委託給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人你才能安心委託工作?

如果是我的話,我會希望把工作交給會寫備忘錄的人。

舉例來說,去餐廳用餐,點了飲料與餐點時,有時候會遇到不寫點餐明細的服務生吧。或許對方對自己的記憶力有自信,但是在前往廚房途中,有其他桌客人要求「再幫我拿一瓶啤酒」、「請給我一杯水」等,結果就忘記原先客人訂的餐點。

在這種餐飲店中,經常發生點餐出錯的狀況。

寫備忘錄與不寫備忘錄的人,兩者的差異或許就在於有沒有養成這個習慣。

如果養成寫備忘錄的習慣,失誤就會大幅降低,工作的安排也會做得更好。

另一方面,沒有習慣寫備忘錄的人,就會遭到各種悲慘的下場。只是偷個懶沒寫備忘錄而已,失誤就大幅增加,工作安排也不順利。最可怕的是,一般人很難察覺自己出錯的原因是不寫備忘錄,而且身旁也沒有人提醒「寫一下比較好吧」。

到目前為止,我與好幾個「麻煩者」共事過。若要說他們帶給我什麼麻煩的話,大概就是忘記他們臨時想到而下的指示、拜託的事忘記做、同樣的事情一直重複講等等。這些人的共同點就是平常不寫備忘錄,年齡超過五十歲以上。

時間過得越久,習慣就越難改變。長年工作下來,就會受到自己的作業方式或自尊影響而不容易改變習慣。不過,改變習慣永遠不嫌遲。

無論擁有多高的職位或豐富的經歷,無論多麼能言善道,無法遵守約定或是忘記約定的人,就不會受到敬重。

信任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輕易得手。不過,如果持續遵守小約定,最後終將獲得「交給這個人就安心」的信賴。

反過來說,光是養成寫備忘錄的習慣,就可以減少失誤,並且迎合對方的期待。就算是新進員工或年輕員工,也能夠很快地受託重要任務。

讓自己成為備忘錄狂人吧!

如果因為失誤多而覺得困擾的話,請把自己訓練成備忘錄狂人。

我之所以成為備忘錄狂人,是因為我對自己的記憶力沒有信心。離開辦公桌沒幾秒,我就想不出「我站起來要做什麼?」,這是常有的事。如果忽略這樣的情況,我想我一定會給客戶帶來麻煩的。

請你也跟自己約定,「就寫個備忘錄吧」。

工作能力強與否,並非天生的。只要在重複失敗的過程中,慢慢修正軌道就好了。

沒有習慣寫備忘錄的人,請從今天開始養成這個好習慣。

選擇備忘錄的方法

當我在各公司舉辦研習課程時,發現有人會雙手空空前來上課。

詢問之下,對方的理由是「課程注意事項裡面沒寫要帶什麼東西」。但是,都已經是社會人士了,文具用品等物品就算不用提醒,應該也要隨身攜帶吧。

另外,行事曆、備忘錄與筆記本分別是不同的工具。

行事曆是記錄行程用的,如果是工作上的學習或出席會議,把內容寫在筆記本上是最好的。

因為當書寫內容一多,行事曆或備忘錄的版面空間就會不夠用。

備忘錄是接受指示、臨時需要記錄時使用的。

如果是年輕員工或助理職位的人,我推薦使用小本的記事本做為備忘錄。由於接受指示的機會較多,所以可放在口袋,隨時隨地都能取出書寫的迷你尺寸是最適合的。

如果是裝訂成冊或是線圈類型的記事本,由於能夠留下前面的記錄,就不會有單張便條紙不小心弄丟,或是夾在其他檔案裡的問題了。

希望各位要注意的是,隨時、隨地、任何事情,都能夠以便利貼代替備忘錄。但是,便利貼也可能有寫不下,或是因為重複撕貼而掉落等疑慮,所以還是使用一整本的備忘錄比較安心。當然,便利貼也有非常好用的時候。因為可以貼在任何地方,所以很方便。

另外,相信有人會利用文件的背面當成備忘錄吧。不過,這樣做會有洩漏文件機密的風險,所以建議還是使用市售的備忘錄。雖然降低成本的觀念很重要,不過小氣策略也可能會造成工作上的失誤,這點請務必注意。

順帶一提,我自己最愛用的備忘錄是銀座伊東屋銷售的legal pad備忘錄。

這種備忘錄的紙張非常好撕,所以使用前提是用完即丟。如果要外出,也可以撕下一張帶出門。另外,紙張的頁首部分是紅色,書寫部分是黃色,比起白色紙張更加顯眼,這樣就很容易看到,不容易遺失,這也是我愛用這款備忘錄的原因之一。尺寸大約是三十二開(約十三×十八公分)。

以前我曾經用過贈品的備忘錄,或是把沒用過的行事曆裁成備忘錄使用,不過終究還是不合用。

工作上,選擇適合的工具還是很重要的。

專業的廚師會精選菜刀,美容師會精選剪刀,也會下重本投資。

我從二十多歲就習慣找的美容師是一位堪稱元老級的大師。一問之下,這位大師使用的剪刀價格高達三十萬日幣。據說這是他花好多年才找到用得順手的剪刀,而不是因為高價才買的。也正因如此,大師非常愛惜並重視他使用的工具,令人印象深刻。

就算是坐辦公桌的人,是不是也應該開始挑選好用的工具,整理自己的工作環境呢?如果講究文具,不僅工作進行順利,也會減少失誤。如果找到中意的備忘錄,就請多買幾本,以免缺貨時買不到。



「外部備忘錄」與「內部備忘錄」

雖然說寫備忘錄很簡單,但其實備忘錄也分各種類別。若想要減少失誤,希望各位要寫兩種備忘錄,分別是「外部備忘錄」以及「內部備忘錄」。相信這是各位不曾聽過的名稱,所以由我分別說明。

首先是「外部備忘錄」。寫這種備忘錄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忘記外部進來的資訊,例如下列的場合:

  • 一邊聽主管的指示,一邊記錄
  • 一邊講電話,一邊記錄

這些場景的共通點都是「一邊○○,一邊記錄」。由於同時進行接收資訊與記錄兩個行動,所以必須做到速記的程度。

其實工作久了,每個人都變得能夠輕鬆速記。但是新進員工就會覺得很困難。在新進員工研習課程中進行電話應對訓練時,每個人都覺得相當驚恐,因為如果專心聽對方說話,就無法同時動手記錄。

寫外部備忘錄是消除失誤的基本功。請養成聽人說話時,同時做記錄的習慣吧。

接下來是「內部備忘錄」。這也可以說是記錄自己想法或創意的備忘錄。

腦中浮現的想法如果置之不理,就糟蹋了好東西。若將想法視覺化,腦中單純的想法就會轉變成具有價值的工作。

想起以前,我是在泡沫經濟時代開始工作的。那時辦公室裡沒有電腦,也沒有手機,商業文件與郵件都是透過郵局寄送。電子郵件剛開發使用時,對我們來說就宛如魔法一般。第一次看到手機時,簡直無法置信「可以帶著走的電話,那是騙人的吧」。

「如果能夠更輕鬆工作就好囉」。我想發明者能夠實現各位的各種願望,一定也是從記錄創意的步驟開始吧。

話題扯遠了。回到主題,我希望各位每天寫的「內部備忘錄」,就是待辦事項清單。這與接電話時寫的留言訊息不同,寫不寫待辦事項清單是個人自由。其實,我在研習課程或研討會中詢問過學員,可以說有半數的人回答「沒有」寫待辦事項清單。

待辦事項清單乍看與工作失誤毫無關係。也有人覺得「就算不用特地寫也沒關係」、「太麻煩了」。不過,職場上嚴禁過度自信。為了避免疏忽或遺漏今天應做的事情,也為了安排工作進度,請瞭解待辦事項清單是工作上的必備工具。這是可幫助你順利進行工作的內部備忘錄,寫了絕對有益無害。

其他利用「內部備忘錄」解決問題或想出創意的方法,將於第六章詳細介紹。

外部備忘錄與內部備忘錄,兩者搭配使用將會發揮加乘效果。也可以將外部備忘錄定位為輸入功能,內部備忘錄定位為輸出功能。

工作上,沒有輸入就無法輸出。接收上級的指示就要記錄。只是,光是記錄別人吩咐的事情,那還無法獨當一面。

在自己消化吸收並著手處理工作之前,先利用待辦事項清單擬訂計畫,並且安排工作步驟吧。

本文摘錄自《一流商業人士都在用的行事曆・備忘錄・筆記活用術:上班族必備!工作不失誤、不遺漏、不延遲的關鍵技巧

作者:鈴木真理子
譯者:陳美瑛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