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研究顯示,人腦充斥大量認知偏差,容易影響行動、作為,時常使人無法做出對自己最有益的決定,尤其當面臨危機時,更成為阻礙人們評估與思考的罪魁禍首。

認知偏差的存在雖然增加決策的困難度,然而「有備無患」,事先釐清偏差產生的時機與影響力,將可有效降低失策風險。

確認偏差:聽不進相反意見


無論事實與否,我們的立場總是選擇偏向意見相同的人,尤其當自己的觀點或是想法遭受挑戰與質疑時,通常選擇置之不理,或是在腦中搜捍衛自身言論或是有利於說詞的證據加以片面詮釋,忽略反面論述。

論及政治時,確認偏差的影響便會加大,尤其當某人有特定理念,必會選擇觀看與個人具有相同政黨色彩的報章雜誌。

避免確認偏差,第一步必先學會分析事情正反面,可以試著請親友、同事充當「理性的反對聲音」,強迫自己以相反觀點檢視論述,學習接受他人建議,才有辦法從較無偏頗的切入點看待事情的全面性。

錨定效應:第一印象的套牢


在做決策前,思維往往會不自覺地受第一個訊息牽制、左右,並以此為判斷標準,如同沈入海底的錨將思維固定。

錨定效應的應用無所不在,最常見於商品訂價,消費者常以建議售價作為錨點,估算與實際售價間的折扣多寡,當價差大時容易產生「划算」的想法,因此部分賣家時常會提高定價再以折扣作為促銷優惠手法。

想要擺脫錨定效應,可藉由與其他物品「比較」作為掙脫途徑,嘗試搜尋更多相關訊息,如同購物時貨比三家、不斷比價。

而在職場遇到薪資、工時等談判時,選擇放棄各持己見,尋求退而求其次的替代方法,也是有效抵消錨定效應的方法之一。

光環效應:以偏概全、管中窺豹


是指一個人對於他人或他物的某項特質一旦留下好印象時,此人認知便會如太陽或月亮的暈圈由中心向外擴張,進而對此人或物的整體給予較高評價。

相反地若一個人被定義為邪惡,即使有其他傑出表現也會被消極否定。光環效應時常發生在人際關係間,如同「情人眼裡出西施」,熱戀中情侶很難看見彼此缺點,認為對方所做一切皆為正確。

而以穿著評斷他人地位、性格,或是以初次言談訂定才能與品德,都是光環效應影的認知影響。克服「以偏概全」需要理性協助,多加接納、徵求他人意見,避免先入為主的觀念影響了不必要的行為。

沈沒成本謬誤:過分沈浸於過往美好當中


人決定是否要去做一件事時,通常會過度聚焦於此事帶來的好處,也會沈溺於過去投入且不能回收的金錢、時間成本中。

假設進戲院觀看電影,經過 15分你已經開始認為這部片很沉悶,為了避免浪費時間,你傾向一走了之,卻礙於不想白白犧牲已付出的300元電影票而繼續忍耐。

股票投資也是同理,投資人容易因沈沒成本受到套牢而不願賣出,基於「不想浪費」致使人們時常忽略審視事物的本質,踏出沈沒成本泥淖的第一步,須先將目光放遠,評估當前局勢對「未來」有何益處,或是以不同角度思考繼續於現況所招致的損失有何影響。

存活者偏差:看不見的彈痕最致命


存活者偏差意指只看見依某種條件篩選的最終成果,而忽略背後的隱形成本。

換句話說,唯有倖存者得以被看見,而遭受淘汰的競爭者往往受人忽略,因而對現況抱持過分樂觀的態度,而後導致相反結論。

存活者偏差的影響經常受報章媒體的力量放大,例如科學研究顯示「有飲用葡萄酒習慣的人較長壽」,自然認為飲用葡萄酒事實上對身體健康有益,卻忽略那些因為長期飲酒過量死亡的案例。

存活者偏差的陷阱使我們誤以為成功唾手可得,然而「死人不會說話」,設法在決策前先行評估、參考成功背後壯烈犧牲的案例,才能免於致命下場。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