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後設思考」其實就像是我們思考的 Google 街景,為我們拉開3D甚至是全景的圖像,讓我們對於自己曾經走過的職涯道路,以及尚未開展的人生道路,有更全面的視角。


文:公關人生相談室

從小到大,我們每天的每天都在做出不同的選擇,小至出門前決定要穿什麼?早餐吃什麼?如何抵達目的地?收到信要不要馬上回?這些大小不同的選擇,都是我們每天都像是在走不同的遊戲地圖,為自己開啟不同走向的遊戲腳本,進而引導至不同的結果。

在台灣長大的孩子,或許人生第一個重大決定是高中要唸哪裡?高一升高二要選理組還是文組?一直到大學要唸什麼科系?要不要唸研究所或是直接就業?第一份工作要選擇進入什麼產業?然而,在這些大人告訴我們的重大選擇背後,其實都是我們自己的時間成本,而在哪裡選擇投注時間,就決定了我們的獲得與失去。

盤點過去的求學和職涯路徑,在每個選擇的轉折點,難免都會有困惑、迷惘且不知所措的時候。而求職過程中的挫折也不會少,無論是投履歷、面試沒下文,或是好不容易申請上的工作在入職後發現跟自己的熱情或技能不匹配。那種在當下被自己的選擇困住的感覺,或許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經歷過。

在劉潤所著《把時間當作朋友 : 沒有人能管理時間,你真正能管理的只有你自己》一書中,他提到:

人的理性建立在接受現實的基礎上,不能接受現實,一切成長都是虛妄。只有堅強的人才能接受現實,只有接受現實,才有可能開始運用心智作出理性的決定,進而才有可能做時間的朋友。

舉例來說,每一次職場的對外溝通,無論是向上、平行、向下,還是跟老闆、主管、客戶匯報,每一次得到的反饋,都是我們所得到的「現實」。無論我們在簡報之前花了無數個無眠的夜晚或是熬夜不睡,花了多少時間去調校不同版本甚至是仔細地統一風格、版型與字型,都不敵我們所獲得的現實。

現實可能是被退回、被拒絕,甚至是被要求整個提案重新來過。而所謂的「接受現實」,把自己的思考當作思考對象的「後設思考」,才是我們得以基於現實,而更有餘裕去盤點「現實」不如預期的開始。

每個公司或許都有定期的考評標準,無論是以季、半年或年度進行,可能是垂直或是平行的評價來源,還是跟主管定期的一對一面談,這些都是蒐集構成現實以及拉近「別人所覺知自己」與「自己所認知自己」差距的方式。就像是在自己每天出門前會用來整理儀容的鏡子,透過鏡子我們可以看清楚自己,也可以看清別人眼中的自己。

而在日常的工作或是生活中,我們其實也可以給予自己動態的「後設思考」評價,無論是在評斷自己的工作成果、經營關係、培養興趣還是規劃未來,都是可以在評估、選擇、採取行動、覆盤中,給予自己有效的評估與評量。

就像是我們在Google地圖上,如果只是定位自己所在的位子,可能只看得到前方的道路與左右的風景,但如果我們用Google街景俯視的視角看,或許我們看到的除了前方的道路、不同路徑的選擇,還會包括車流、附近所有的建築物甚至是自己所在位子相較於他人的位子的全景。

「後設思考」其實就像是我們思考的Google街景,為我們拉開3D甚至是全景的圖像,讓我們對於自己曾經走過的職涯道路,以及尚未開展的人生道路,有更全面的視角,也更能在符合現實的狀況下,真正認識自己,也把時間當自己的朋友,讓時間成為自己成長軌跡的見證人。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