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如果你在最心煩意亂的當下,無法區分什麼是事實,什麼是過度擔憂。那麼就把內心的「全部」都放空。其實,人並不需要在內心完全清空達到「淨心」,人可以先讓自己藉由內心「靜心」,把內在雜音全部刪除。



文:彭孟嫻

克服衰竭——克服沮喪失望所造成的動力衰竭
克服倦怠法+困難突破法

人常常會把職場中的人事物「過度揣測」,認為過度揣測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這樣人就會常常感到內心混亂,難以做到淨心,以致容易導致誤判局勢,陷入動力倦怠衰竭。

這樣的內在過度推敲,往往讓人產生內在壓迫,失落與擔憂的情緒也會隨之產生。如果你在心煩意亂的當下,無法區分什麼是事實,什麼是過度擔憂,那麼就把內心雜念全部清空,只讓「不驚、不懼」必須深植心中。

當職場的權益剝削,常常是擊垮有抱負年輕男女的原因之一。其實人遇到不如意的事,只要只要專注做好工作與良善處理人際,之後的際遇就順其自然。因為「太在乎」並無法改變職場的現象。而是需要以「多努力」來突破當中的不如意。

不知道你有沒有經歷過盡心盡力工作,上司卻完全不認同;用心對待家人,卻被視為理所當然;或是曾經對朋友掏心掏肺,卻被朋友出賣;在工作中,職務明升暗降、被冷落、代人受過或勞而無功,種種撲面而來,讓你日復一日愈覺得沉重和疲累。

上述種種是職場的「現象」,但是,有時候在工作中受傷太多,就會形成「過度揣測」,變成是職場的「幻象」,因為很可能有些人事物情節,是為了「防範」而想像出來的。

這些職場困境產生時,無論是「現象」還是「幻象」,都是職場中的「相」。當職場百「相」叢生,內心對於職場所遇到的人事物,常會有過度的擔憂與揣測,而內在的過度推敲衍生內在壓迫,失落與擔憂的情緒便隨之產生。

當職場現象與幻象造成個人壓力,不只情緒內耗,更會讓身體出現異常。當工作中有突發狀況,例如,組織人事糾紛或是裁員等,更是會讓人責備自己為何沒有及早預測。而這類工作過程中的雞毛蒜皮小事,都會讓內心積累的負面情緒轉為病灶,產生職業倦怠的疲憊狀態。

工作造成的壓力與負面情緒,如果不及時調整,與日俱增的「無力感」與「落寞感」,會逐漸侵蝕內在感知,尤其對於工作的期望值與實際情況有落差時,內在焦慮會促使人更加過度揣測後續的發展。原因在於:人會把職場的過度揣測,認定為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可惜的是,這類自我保護機制,只會增加內心混亂,難以「淨心」,導致容易判斷錯誤,陷入惡性循環。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遇到困境或逆境,會想方設法試圖去「扭轉現狀」。殊不知我們就算短期試圖改變現狀,但是如果當中的人事物已成定局,那麼試圖改變,有時候就成為無濟於事的努力扭轉。這樣就會讓人的倦怠感更加深,也會讓人陷入更大的焦慮。

當不斷努力總是打回原點,其實以「不處理」也是一種處理。不處理並不代表不努力,而是不處理代表不把精神放在工作人事物的雞毛蒜皮紛爭。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部分人,確實能夠做到不被外在逆境所影響。但是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原因在於人對於工作有「期望值」,因此職場問題層出不窮,就會干擾我們看事情的角度,因為人對於工作表現「太在乎」。

這樣的工作在乎,主要來自經濟因素的需求,也有成就感的認定,還有工作人際關係的認定。但是,「太在乎」職場當中的人事物事與願違,就會讓人感覺在工作中無法使力。其實,更好的方法是,只要專注做好工作與良善處理人際,之後的際遇就順其自然。

克服倦怠需要有「不驚不畏」的智慧

職場中有許多超乎我們能控制的因素,有時礙於經濟需求,必須屈服在職場不公不義之下。雖然多數職場仍有公義與正義,但是,不可否認的,部分職場當中的權益剝削,常常是擊垮有抱負年輕男女的原因之一。

面對職場的不如意,「不驚、不懼」必須深植心中,因為這個世界不是只有一個工作。事實上工作的失去被裁員或不順心,換個角度就是可以更換另個工作。但若能夠在工作中盡量做到不驚、不畏,並且讓「相信自己」堅如磐石。

如果人不能在相信自己,就會在心中燃出畏懼與憤恨。這樣的憤恨就會在人的生命中帶來毀壞。當憤恨在心中滋長,就算人有積極向上之心,仍會因憤恨而無法讓結果稱心如意。

在職場若實質權益受損,當然需要說出來,但如果只是因為心中焦慮產生擔憂的幻象,而試圖想說或想抒發,其實倒可不必。換言之,如果職場真的受到權益受損的「事實」,就要為自己伸張正義,但是,如果在職場遇到的現象,讓你「感覺」事與願違,那就盡量不要放在心上。

我們在職場或生活,常常會看到部分人士對目標的「取」虎視眈眈,不擇手段。但是,「取」必須行之有道,如果取之不義,就算短期得到,也很難長期受益。職場中的「說」必須有理有據,如果是以欲說來攻擊對方,這樣的取得就是生命的業障。

生命中有許多「相」,如果職場中試圖掠奪的人以言語攻擊我們,就讓我們在心中產生慌亂之相,那就會讓我們生命長河的意義受阻。面對職場的不公不義,我們需要用對的方式來保障個人的權益,但是不要忘記保障個人權益只是生命過程的驛站,生命長河的真正終點,仍以內在清淨為主。

職場上的委屈,有時訴說不盡,如果因為工作而走進負面驛站,無可取、無可說,離開就是。

倦怠克服需要「無懼困難」

在職場無論是受僱或自僱,要站得穩妥,需要看得透測。這樣的穩妥,不是指自己的職位,也不是自己的單位頭銜,更不是自己的資產淨值,而是自己內心是否能以通透的「淨心」,看清職業對個人生命的意義。

人之所以會在生活中感到沮喪與失望,就是因為個人的內心被外界所干擾。

因此,要克服內心衰竭,就要先把內心的負面感受清空,讓內心淨心,這樣就能對職場當中的現象感到釋懷,也能讓內心戰勝恐懼。當一個人能夠把過度擔憂從心裡刪除,就可以減少人在生活或工作中的苦難。當人能夠在心中清空雜念,心也就能夠靜下來,自然就不在意工作或生活中的紛紛擾擾。

如果你在最心煩意亂的當下,無法區分什麼是事實,什麼是過度擔憂。那麼就把內心的「全部」都放空。其實,人並不需要在內心完全清空達到「淨心」,人可以先讓自己藉由內心「靜心」,把內在雜音全部刪除。

有人會問:「淨心」與「靜心」不同嗎?

其實兩者是息息相關的,但我個人認為,要先靜心,才能淨心。因為心中要先能夠安靜下來,才能過濾心中由外界接收的雜質,這樣人的內心才能有淨土般的田地,讓你放置平靜之心。

職場的「良善」要扎根在工作之中,因為人很容易讓當下的逆境際遇,影響個人的喜怒愛樂。因此要在生活與工作中感到快樂,就不可以讓工作中盤根錯節的負面情緒延續到後續的個人生活,並且要能夠感受到工作中的正面意義,這樣人才能夠認知到工作的價值在於「自我價值」,這樣就不會太在乎工作以外所圍繞的煩心人事物。

其實,工作與生活需要在不影響實質發展的情況下,把困難阻礙當成人生可以提升的轉折。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遇到的人事物多數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糟,但是我們有時候會把事情負面過度放大,而造成心理負擔過重,因而產生沮喪與失望。就算你所遇到的工作委屈屬於比較嚴重的現象,你也不可以讓自己懷憂喪志,要讓自己繼續有動力前進,換個工作,離開就是。換工作,並不是代表需要換產業,你也可以待在一樣的產業,只不過換條工作軌跡努力。

千萬不要因為工作中的逆境,就把自己所有的情緒搭了進去。更不要讓工作的不順遂影響了你的家庭生活與個人生活。人生是無盡的挑戰歷程,當中失望、傷心、沮喪、難過、生氣等,這些反應都是正常現象。但是,如果內心持續糾結,無法把逆境當成常態,就會讓你產生對人、對事,都會出現「倦怠感」以及「放棄感」,這些衰竭感受,要克服就必須完全在你的內在「放空」,並且做到「不要在乎」。當你的情緒不再受到外界的強烈衝擊,才能抑制倦怠,克服內心衰竭,這樣面對困難的時候,就能做到不驚、不畏,也就可以讓你不再被「過度在意」綑綁自己的動力。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克服倦怠:30種突破困難,心不累的生活進階法》,時報出版

作者:彭孟嫻

momo網路書店
Readmoo讀墨電子書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成人商品、實體商品、限定商品不包含在內,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倦怠是現象,不是症狀
倦怠就是生活的警鐘
包含職場倦怠、生活倦怠、關係倦怠、過勞、低落、無力感、失權感、厭世感!
當人處於倦怠,也就意味著工作與生活的細節需要重組。

本書有30種「克服倦怠法+困難突破法」
陪伴你走出生活困局,讓人生逆轉勝

倦怠(Burnout)這兩個字的用法,發生於生活、學校以及家庭婚姻、人際關係等,倦怠代表「耗竭的狀態」 ;倦怠並不是只是「職業倦怠」,不屬於醫療症狀(It is not classified as a medical condition.)。

職場倦怠:你是否有感覺倦怠,想要轉型提升,卻無法如願進階?
生活倦怠:你是否有感到侷限,想要逃脫現狀,卻無法超越框架?
關係倦怠:你是否有感覺被控,想要解鎖情緒,卻無法擺脫束縛?

換言之,倦怠是「現象」,不是症狀。

在「倦怠綜合症」當中,會讓人感到命運顛簸的沮喪。而倦怠是有方法克服的。當你看似沒有盼望,仍然有方法可以讓個人產生力量。這本書就是要幫助你在職場中、生活中與關係中突破困難,陪伴你依照「自己的生活步調」,做到逆轉勝的「再造力」、「整合力」以及「塑造力」。書中有三十篇克服倦怠的方法,幫助你在遇到困難時,重新審視困境,創造你想要的人生。

本書特色

  • 深度剖析 「職場倦怠」「生活倦怠」「關係倦怠」,讓你知道如何克服倦怠,突破困難。
  • 精準盤點三大能力,「再造力」、「整合力」以及「塑造力」幫助你走出生活困局與人生低谷。
  • 本書包含30種從生活體驗與感悟中淬鍊的「克服倦怠法+困難突破法」,幫助你讓人生逆轉勝!
  • 用對的心態,面對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事與願違與失落,建構屬於自己的生活樣態。
  • 用對的步伐,陪伴你依照自己的生活步調,探尋生活新方向,邁向自己想望的人生目標。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