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如果非常專注地觀察,並以懷疑為目的,去檢查所有事物的確定性,你很快就會意識到,你幾乎對所有事物都一無所知。


文:埃爾克・維斯(Elke Wiss)

蘇格拉底式態度:學著接受(甚至擁抱)無所知

練習蘇格拉底式態度,代表你會質疑自己認為有把握的認知,質疑到最後,心態甚至會轉變成完全不確定的程度。雖然聽起來很怪,但是這樣做可以幫助你訓練自己的無所知能力。只有缺乏所謂的知識,才能為新的、真正的知識創造出空間。持續不斷測試心中確定性的外部極限,能讓你有機會接觸到新的發現。

學習笛卡兒看看

能夠教我們何謂徹底懷疑的哲學家,就是生活在西元一五九六年到一六五○年間的法國思想家笛卡兒。他以「我思,故我在」這句話聞名。他在尋找自己能夠完全確定的事物的期間,培養出方法論的懷疑流程:他會盡可能、有系統地去懷疑一切。笛卡兒認為,如果把所有可以被懷疑的事物篩選出來,就只剩下必然真實的東西。

對笛卡兒來說,真實知識的出發點就是徹底懷疑我們自認已經知道的一切。他的目標是取得真正的知識。他在火堆前坐下——或者說,想到他的時候,我喜歡這樣勾勒畫面——開始系統性地搜尋位在所有可懷疑的事物以外的真實。他採用的方法是透過質疑自己長期以來的信念。只要找到任何肯定的認知,就會試圖用反面立場來將其破壞。

笛卡兒坐在火堆前的椅子上,一定過沒多久就會想到「我會覺得我知道,是因為我的知覺這樣告訴我」。但是隨著他深入思考,就連他的知覺都成了他質疑的對象。畢竟,讓你知道此時此刻的自己就坐在一張舒服、溫暖的椅子上的那個知覺,也是你夢裡的那個知覺。而且夢境都很像真實生活,不是嗎?

除此之外,你也常常被自己的知覺愚弄。有多少次你以為自己聽見身後有東西在動,結果轉身後卻什麼也沒看見?有多少次覺得手機在震動,結果手機根本不在口袋裡?好,最後這個例子不是笛卡兒想的,但是如果他活在現代,要舉例的話一定馬上會想到這個。最後,笛卡兒的結論是我們的感知並非最可靠的知識來源。

但是他凝視著火光,最後找到了一件他無法質疑的事。他知道自己在思考。由於使用了這種方法論的懷疑態度,他開始對周圍世界的現實和自己的感官知覺對周圍世界的認知產生疑慮——但他知道他在懷疑。無論他怎麼看,都有一個「思維實體」。於是產生了這句名言:我思,故我在。在我們開發這種無處不質疑的蘇格拉底式態度的時候,可以多加參考笛卡兒的做法。如果非常專注地觀察,並以懷疑為目的,去檢查所有事物的確定性,你很快就會意識到,你幾乎對所有事物都一無所知。

練習:傻乎乎地去質疑自己!

想一件你確確實實深信的事。你的哪個信念會被歸類在絕對事實的類別裡?把那個信念寫下來,然後問問自己,「這是絕對的事實嗎?」先正面地回答那個問題——「對,這是絕對事實,因為……」——然後寫下每一個你所能想到的、可以支持這個信念的論點。你有哪些證據?(我先替各位解答,「就是這樣啊」或者「我就是這樣覺得」不能當作答案!)然後試著寫下針對你的信念可以做出的最強烈反擊。問自己同樣的問題,但是這次用這個句子開始回答:不對,這樣想是錯的,因為……不認同你的信念的人,針對這件事情可能會怎麼說?你在什麼情況下會同意他們?

再回去看看自己一開始的論述。你可能會發現這次練習創造了一點空間可以讓思緒流動或是容納質疑,你的信念稍微有點動搖了:這個信念不再是一成不變的樣子,你可以用比較輕鬆的態度去看待它。這樣的彈性程度是不是有點恐怖?這是很合理的反應,本身也是一則有用的資訊:讓你意識到自己多麼堅持自己的信念,多麼堅持自己「確知某事」。

無為與無所知

道家有一個概念,稱之為無為。簡單的翻譯過來看,無為就是什麼都不做的藝術。很多人把無為誤解為什麼都不做,換句話說,就是徹底的被動,但其實這個理解並不正確。道家思想訓練師雷諾德‧艾洛維德解釋道,所謂無為,並不等於什麼事都不做。什麼事都不做,沒有什麼藝術:你避免採取行動,然後什麼事都不會發生。而無為——無所為的藝術——採取行動的可能性與不採取行動的可能性是一樣的。

無為的核心觀念是行動的時候不受自我的干擾,或者換句話說,不受自我思緒干擾。行動,就只是行動,源於本能、傑出和智慧。其被稱之為無所為的藝術,是因為在關鍵時刻,「自我」會被繞過,不採取動作。「自我」可能會從旁觀察,但是不會控制個人的反應。

艾洛維德喜歡用「旁觀者效應」來解釋這個撲朔迷離的概念。想像在一個市中心的鬧區,有一個老先生掉進了運河裡。當下什麼事都不做,就是站在現場看著老先生陷入困境,目睹對方很可能當場淹死的過程。每個人都只是站在現場、等著別人去干預。同時,老先生在水中掙扎,還有幾十人旁觀。這就是旁觀者效應:發生了災難,雖然有很多人在一旁,卻沒有人採取行動。

我們在社會上其他危急情況中,也可以看見旁觀者效應。我們想要剷除種族歧視和偏執,但是我們做了什麼事去與其奮戰?我們希望不要有那麼多年輕人變成性奴買賣的受害者,但是我們做了哪些事來保護他們?我們希望可以阻止全球暖化、停用石油燃料,但是我們之中有很多人還是寧可開破舊的老車也不願意換成電動車。

好,回到運河事件裡。接觸了無為——也就是無所作為的藝術——的人,絕不會只是站在一旁,什麼都不做,眼睜睜看著老人家受苦。練習無為的人會毫不考慮就跳進水中,不擔心毀掉鞋子或身上的衣物,也不在乎有多少人旁觀。除了絕不被動,接觸過無為的人會果斷行事,沒有懷疑。他們會完全不思考自身利益就出手,盡可能讓老人家安全脫身。

無所知會讓你後退一步

探索像是「懷疑」這樣的概念時,可以從無為和無所為的藝術中學到一點東西。什麼事都不做跟無為的原則,也就是無所為並不一樣,而懷疑跟無所知也不同。

乍看之下,懷疑和無所知可能很相似。兩種情況都代表缺乏知識,差異在於懷疑會帶來不確定性,而無所知則是一種比較強固、更加有意識的狀態。講到培養提問的能力和蘇格拉底式態度的時候,無所知的概念對我們來說很有用。

當然,懷疑和無所知還是相關的。我有時候會把懷疑視為無所知的那個神經質的手足。無為是純粹的行動,在平靜中誕生,與自我無關,無所知也一樣,誕生於純粹又平靜的心靈。有所懷疑的時候,你會被困在這些思緒中。可是無所知會讓你後退一步,保持距離:


  • 無所知在觀察的時候,什麼也不求。懷疑會一邊看,一邊希望有個決議。
  • 無所知是要有意識地拋棄確切性,懷疑是想尋找確切性。
  • 無所知是張開的手掌心,懷疑是緊握不放。
  • 無所知是平靜地凝視,而懷疑的雙眼會飄來飄去。
  • 無所知屹立不搖、勇於體驗,而懷疑則搖搖晃晃、東翻西找。
  • 無所知視線遼闊,懷疑則只凝視一點。
  • 無所知很有耐性,懷疑則力求解答。
  • 無所知與自身相連,懷疑則想要追尋自己以外的東西。
  • 無所知不想解決任何東西,對自己完全接受。懷疑則想要解決自己有懷疑的這個狀態,最好讓懷疑不存在。
  • 無所知從恬靜與信任中生根,懷疑則是生於恐懼。
  • 無所知給你一個溫暖的家,然而懷疑的家裡,暖氣常常故障。


想像一下你在一場會議中。這場會議上,有人提出了棘手的議題,必須做出結論。不用說,你手上有一大堆事情要處理,腦袋直轉個不停。這場會議來得非常不是時候,感覺要拖延非常久。但是你別無他法:那些決定就是得現在做,各方論點一定要被攤出來,選項必須要經過討論才行。

但是在你們一頭栽進整個流程之前,若能先互相問一句,「我們先讓自己處於五分鐘的無所知狀態裡,可以嗎?」可能會有什麼效果?

也許會讓大家都停下來想一下,也許大家在心裡比較優缺點的時候,能把零星的點子、想法速記下來。也許已經被採用的立場能被重新審視,或再度確認,這次的論點會經過更仔細的思考。只要五分鐘不被其他人連珠炮的意見轟炸,花五分鐘,與你自己的思緒過程和你的無所知獨處。

通常,我們都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當然,那是你早就準備好要捍衛的意見,但是那個當下過去後,我們也很常不贊同自己。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最強提問力:問更好的問題,獲得更棒的答案》,大田出版

作者:埃爾克・維斯(Elke Wiss)
譯者:翁雅如

momo網路書店
Readmoo讀墨電子書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成人商品、實體商品、限定商品不包含在內,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一場好的交談,開始於好的問題;
一個好的問題,開始於好奇的態度,真誠的求知慾;
最強提問力,就是一封邀請函。
邀請你看見一個新世界,一個新的自己。

愛因斯坦:「如果我只有一個小時可以解決一個攸關自身性命的問題,我一定會把前五十五分鐘都拿來判斷我該問的問題是什麼?」

你有很多疑問,但沒有勇氣問,問問題會被看成跟人作對,與人找碴?或被貼上「無知」的標籤?

你沒有興趣和好奇心問問題,也怕踩到「交談地雷區」,只有場面話最安全,不會洩漏你的情緒;人際關係有距離,會讓人比較安心?

你不小心落入「對話框架」,但這個框架從何而來?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問?該如何問?從來沒有人教過我們,問問題還要學?

本書的核心是讓身處二十一世紀的你具備最重要的技能————提問力。
實用哲學家埃爾克・維斯為你喚起那個早就存在內心的蘇格拉底。

你敞開心胸,用好奇心加一小撮渴望和一份耐心,培養屬於自己的蘇格拉底態度,控制向上與向下的問題,運用開放式和封閉式問題,讓你從每一個問題去追索每一個答案的真諦。一層一層引導與聆聽,打破僵化的「我以為」「我認為」思維,重新組裝認定的邏輯。

6個【問問自己】單元,全面性找出為什麼我無法問出好問題的原因,
32個【練習】單元,按照主題,實務操作,鍛鍊提問力最佳實用操作手冊。

改變你勇敢而大膽探索,不會以為自己早就知道答案;改變你樂於接受自己有所不知,安靜保持傾聽,而不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終結廢話,垃圾話。塑造自我的核心價值。

當你踏上「提問力」的驚奇之旅,人生雖然打掉重練卻越來越了解自己,越來越喜歡自己,從而發現一個更豐富的自己。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