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別誤會我的意思,以色列文化並不鼓勵大家失敗,而是對失敗的容忍力比較高,而且知道用什麼方式接受失敗才能夠再站起來、再努力、再前進、再進步。


文:英貝兒・艾瑞黎(Inbal Arieli)

失敗也是選項

時間回到一九六五年,祖、父、孫三代聚集在以色列特拉維夫近郊一間五點五坪大的客廳裡:家中最年長的亞伯拉罕是職業抄寫員,正趴伏在自己的工作上;他的兒子巴魯克是機械工,正在翻找他的工具箱;十歲的達夫.默倫(Dov Moran)是家族繼承人,專注地看著電子錶的零件,這是他在《抓狂雜誌Mad》最後一頁看到廣告後郵購來的產品,他想把手錶修好,或者從還沒壞的幾支錶裡組出一支新的。小小的客廳有過去,有未來,這就是達夫踏出第一步的地方,他在這裡發明了USB隨身硬碟,成為以色列首屈一指的產業領導人。

雖然達夫小時候跟教育體系不太合拍(例如幼兒園老師肯定地告訴他媽媽,達夫不適合就讀一年級),他很快就展現過人的課業能力。十六歲時,他已經讀完特拉維夫大學的電腦程式設計課程;身為班上的第一名(獲獎無數,但至今他依舊認為自己配不上這些獎項),對於達夫來說,展開程式設計事業是再自然不過了。然而,就像他家人常說的,「人算不如天算」,他後來在以色列理工學院取得電機學位,之後到以色列海軍工作,擔任高階微處理部門的指揮官。

對於達夫來說,擁有如此高的學術地位並不容易。身為納粹大屠殺的後代,他從小就生長在大人的焦慮之中,他的父親和祖父是家中唯二從戰亂的歐洲死裡逃生的人,來到以色列白手起家;他的母親則是從戰亂的波蘭逃亡到以色列。就連他要走路去家裡附近的圖書館,他父母都會感到害怕,常會忍不住默默走在對街或偷偷跟在他身後。

達夫的童年經歷,和他現在身為以色列數一數二的創業冒險者,兩者的對比非常巨大。但看看他的父親,那位真誠的男人,努力工作到九十歲過世的那天;再看看他的祖父,達夫整個童年幾乎都跟他共用一間房間,達夫的教育就是他這輩子最終且最了不起的作品(陪伴他從幼年時期到穿上海軍制服的那天),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理解,達夫的成就一點也不令人意外。他所生長的家庭具有極高的風險意識,但仍勇敢追求更美好的未來。

一九八九年,達夫創立了M-Systems,成為全球快閃記憶體市場的領導人。他與他的團隊一起研發出USB 快閃硬碟,公司每年享有高達十億美金的營業額。二○○六年這間公司被SanDisk 以十五億五千萬美元併購,是當時以色列史上最大的併購案。二○○七年達夫又創立了Modu,爾後在二○一一年,Google收購了它的智慧財產權。他的豐功偉業實在多得數不完。

從Kidoz到GlucoMe和Comigo,從RapidAPI到Grove Ventures,除了已經被併購的技術之外,達夫名下還擁有四十項專利。他也是以色列北部半導體設備製造廠Tower Semiconductor的董事長。如果有人問到他最了不起的成就為何,他會說是使Tower Semiconductor這家公司起死回生,從破產到賺大錢,在那斯達克證券交易所裡擁有數十億美元的市值。達夫在以色列科技產業的每個角落都留下了足跡,他是執行長、創辦人、董事成員、投資人,更是心靈導師和象徵性人物。

達夫故事的獨到之處在於,這並不是他一個人的故事,他的故事也是他父母、祖父、家族和祖先的一部分,是世世代代累積下來的故事,也是一群為建國鋌而走險的人的故事。

我跟達夫有交集,是因為我在二○○六年底加入了Modu的創始團隊。當時以色列很多人很看好它,感覺這間公司很有前景,短的時間內就募到一億二千萬美元,雇用超過兩百名員工,在世界各地設立分公司,並開發和生產了兩款Modu品牌的消費產品。然而創立不過三年的時間,公司就關門大吉。

對於我和同事來說,那時候真的很煎熬。我們對公司和它的產品有信心,但事實證明我們錯了。然而有趣的在這裡: Modu這兩百名員工裡,有不少人之後成立了自己的新創公司,就連我也是。在慘烈失敗的廢土之中,長出了無數的新興企業。這些人明明投入了那麼多時間、精力和資源,看著自己的努力化為烏有,他們為何沒有被打敗?他們反而決定投入更多精力、承擔更多風險,開啟自己的冒險。這其實是非常大膽的行為,因為百分之九十的新創都會倒閉,而那成功的百分之十在過程中也常搖搖欲墜。

是什麼動力讓曾經失敗的人——就像我和Modu的同事——願意再次嘗試呢?對我來說,我把在Modu的失敗當成是專業上的成長,是推力而非拉力。現在我深信,我知道我不該做什麼,下次我成功的機會就更大了。

失敗的優點

對於所有創業家來說,「失敗才有機會學習」的心態至關重要,但是在許多文化裡,大家都會盡可能避免失敗。

然而,上一章也提過,很多心理學家都提出警告,如果在孩子童年剝奪他失敗的權利,他會在成年後付出代價。沒有失敗經驗的人,學不到面對失敗時心理層面和實作層面必要的技能,不會把失敗當成檢視自己哪裡做錯的機會好在下一次改進,而會把失敗當成是自己先天的人格缺失,因此非常難克服。在以色列,失敗通常被視為是人生裡無可避免的一部分,也是可以且需要克服的事物。

以前以色列只有一個電視台(直到一九九三年都是這樣,有點不可思議),名字就叫做「以色列電視台」,擁有電視的以色列家庭都會收看。一九七八年首播的節目「就是這樣!」馬上爆紅,裡面有個很紅的角色叫作耶特札克,耍著一頂漁夫帽,帶著以色列國旗和一台手風琴,留著兩撇八字鬍(以色列文化真的滿怪的),在以色列各處旅行。每一集的最後,耶特札克都會跌倒–從樹上跌到河裡、從馬背上摔下來,甚至摔進牛糞堆裡。接著他會馬上站起來說道:「孩子,別擔心,耶特札克一定會跌倒,但也一定會再站起來。」整個世代的以色列小孩都在這種濃厚的氛圍下長大:「不用擔心,就算跌倒了,也一定可以再站起來。」

失敗的不是我,是我的計畫

別誤會我的意思,以色列文化並不鼓勵大家失敗,而是對失敗的容忍力比較高,而且知道用什麼方式接受失敗才能夠再站起來、再努力、再前進、再進步。心理學家史蒂芬.柏格拉斯(Steven Berglas)提倡,如果我們換個角度看待失敗這件事,是可以克服失敗的。「面對失敗的關鍵,」柏格拉斯說道:「是把『整體的』和『局部的』失敗區分開來。如果你把失敗看作是整體的——因為我爛透了,所以才經商失敗,那就會顯得很淒慘。但如果你把它看作是局部的——『我會失敗,是因為日本人在低價傾銷,而且我的資訊系統副總在最關鍵的時刻離職了』,這樣聽起來就比較有建設性。」

柏格拉斯還補充,如果一個人在職場之外還有其他興趣,包含宗教、社區服務甚至是跳傘,通常比較能以「局部」的角度看待失敗,也比較能擺脫挫折,這是因為他的自信心來自於很多面向。

柏格拉斯的話有兩項重點:第一,面對失敗的方式,會根據看事情的觀點和自己對自己的論述,而有所不同。回溯自己走過的路,瞭解自己為什麼、在哪裡犯錯,可以幫助你建構「局部性的失敗論述」,把造成失敗的要素獨立出來。我們可以把失敗當成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而非自己的一部分。第二,若擁有豐富且有支持力的社群生活和其他興趣,比較能將失敗看作是有意義的經驗,而不會用失敗定義自己。

《大西洋》雜誌總編輯傑瑞.伍希姆(Jerry Useem)曾寫道:「關於失敗,我們要瞭解的事情有三:一、失敗是必然會發生的事。二、失敗的毀滅力量可能超乎你的想像。三、信不信由你,就算是失敗也有正確的失敗方式。」根據伍希姆的說法,「正確」的失敗方式就是要從經驗中學習,而首先就是要把失敗這件事跟當事人分開。失敗是因為你的所作所為,或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並不是定義你這個人。第二步是要正向看待失敗,失敗就是你學習的機會。

對於任何需要用經驗學習的事物,我個人最鼓勵的方法就是動手做,我認為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親身經歷,而這個概念跟失敗息息相關。人都需要透過失敗來學習和成長。先前提到的Modu公司倒閉後,員工可以反思他們曾犯下的錯誤,而在公司歷經失敗後,他們就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學習,在自己創業時更知道可以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而且因為創業家和企業是兩個不同的個體,創業家就能繼續創立其他企業。

失敗不嫌太早

我的職業賽事生涯裡,有超過九千球沒投進,輸了將近三百場比賽。有二十六次被賦予投出致勝球的任務,卻失敗了。我一生中不斷、不斷、不斷失敗。這就是我成功的原因。——麥可.喬丹

近年很盛行一種風氣,就是不管孩子做了什麼、有沒有達成目標,都會給予獎勵。這種狀況在青少年運動團隊裡特別明顯,只要有參與,每個人都是贏家。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同這種做法。《今日心理學》期刊撰稿者蘿拉.米勒(Laura Miele)就不認同:「我的想法跟大多數人相反,我女兒參加的青少年壘球協會秉持著『大家都是贏家』的精神,在我聽來可不是什麼好事。為了讓場上的球員平等,協會改變了規則,免得孩子被三振、觸殺等等。」在這個世代裡,競爭這件事好像染上了壞名聲,但如果我們排除了失敗的機會,會發生什麼事呢?我們這是剝奪了孩子學習的大好機會。

失敗很難受,也就是為什麼沒有經歷過失敗的人,他的動力跟經歷過的人完全不能比。在很多情況看來,失敗其實正是成功之母。

在孩子小時候保護他們不失敗的父母,往往到了孩子長大成人還在這麼做。上一章裡提過的羅伯特.愛潑斯坦回憶道:「我曾經看過家長跑到學校抗議孩子成績太難看。有一次我抓到學生寫報告抄襲,他母親打電話來要求我讓他重寫一份。」CollegeRecruiter.com 求職網站的總裁及創辦人史帝夫.羅斯伯格(Steve Rothberg)表示:「很多父母會幫孩子寫履歷、應徵工作,甚至參加面試。」

我們不得不問問自己,在保護孩子不要失敗的同時,是不是剝奪了他生命中寶貴的學習機會?做為父母,看著孩子失敗可能非常痛苦,但是孩子會不斷學習,每次的經驗都會是未來做事時的範本,也是他瞭解世界的方式。為何不把遊戲、體育競賽和任何事物當成是學習的機會,藉此訓練並增強我們的軟實力呢?

提到適應技能,失敗的心理面向大概是最難面對的部分了。不過,如同這本書裡探討的其他技能,面對失敗也是可以學習、練習的技能。《紐約時報》文章〈給孩子們失敗的權利〉作者艾許麗.梅里曼(Ashley Merryman)引用了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研究,研究中發現如果孩子是因為努力而不是成果而得到讚美的話,比較會覺得技能並不是天分,而是可以鍛鍊進步的。這個概念跟創業家也極為相關,畢竟創業不只需要天分和運氣,更需要嘗試、失敗、進步、適應,最後才會成功。

社會心理學家海蒂.格蘭特.海佛森(Heidi Grant Halvorson)提到,如果人失去失敗的機會,那也就失去了創造力。沒有失敗過的人,比較無法面對新的、具有挑戰性的狀況。「我們會擔心犯錯,」她解釋:「因為犯錯代表能力不足,因此帶來焦慮和沮喪,而焦慮和沮喪又會造成工作記憶下降,使表現不佳,影響創造性思考和批判性思維所需的多種認知過程。」如果我們希望自己完美,很可能會失去想要探索、取得新知、學習新技能的能力,或者說無法創新。最後這點很重要;如果一直擔心失敗的話,就不會願意嘗試。這是摧毀創業家精神的標準流程,因為百分之九十的新創會失敗,而創業需要的就是冒險。

既然大人和小孩都可以從失敗中學到實務經驗、又可以幫助心靈成長,而且再嘗試後會因為調整而擁有健康的心態,我們可以得到結論:失敗對於創業家來說是極為寶貴的經驗。失敗是人生中重要且正向的經歷,而且絕對可以克服。

對於我自己來說,我必須承認,不管是身為三個男孩的媽還是職業婦女,我每天至少都有一次失敗的經驗。我學到的一件事是,我很開心我的孩子是在以色列長大,因為以色列人有種獨特的能力,幾乎已成固有的文化,那就是可以面對、討論任何事,不論成功或失敗,並從中學習。美國橄欖球綠灣工隊的傳奇教練文斯.隆巴迪(Vince Lombardi)曾說過:「重點並不是你有沒有被擊敗,而是你有沒有站起來。」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虎之霸:從日常習得「不確定」與「創新」的力量和技能》,遠流出版
作者:英貝兒・艾瑞黎(Inbal Arieli)
譯者:陳佳瑜、楊詠翔、紀揚今、高霈芬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本書破解了以色列文化之所以能孕育出
如此多偉大創業家的關鍵;
更是練習創新技能與精神的起點,
讓平凡人成為領袖,讓國家出現創新與創意的生態圈


虎之霸精神(Chutzpah)是今日以色列科技創新、勝過周遭強敵的關鍵因素。虎之霸的意思是:勇氣十足、挑戰規則、不相信不可能、窮盡一切方法。

以色列人從小就被教導高超的解決問題能力,透過虎之霸精神獲得自由思考、智識挑戰、創新心態等一系列的技能。而這些技能恰好與創業精神完全吻合。

本書作者名列全球科技展業百大女性領袖。她將教養三個孩子的經歷,對照以色列新創企業發展歷程,寫成這本全球企業爭相閱讀的名著,書中更有許多練習虎之霸精神、培養創業技能的實用方法。

書中從典型的以色列童年為起點——發掘、探索目標市場,接著進入青少年的試驗、除錯過程,直到青年期的追求規模與長遠發展,以及成熟後必經的企業轉型階段。讀者因此可以理解今日以色列經濟強大、教育成功的原因,以及我們可以取法借鏡之處。

作者以猶太人文化節慶為例,解析以色列人如何培養自由思考、挑戰現狀的勇氣,例如孩子玩火大人旁觀的篝火節、老師評分的要求是看學生失敗幾次、有點混亂又有點彈性的「芭樂乾」態度等。

作者提到的重點和原則,來自以色列的真實經驗,對於未來想要在職場上獲得更大發展,或在企業中取得一席之地的人,都能帶來很大的幫助。

更多關於虎之霸精神的思索……

- 成為乖學生,還是頂尖創業家?以色列在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當中,數學、科學能力落在倒數40%。但在科技創業領域(需要大量數學、科學、服務、商業能力),卻是全球第一。
- 培養順民,還是領袖?瑞士的老師告訴小朋友,溜滑梯要走樓梯上去,從滑坡下來。以色列的家長看著孩子從滑坡往上爬,讓孩子學習處理人際衝突與安全顧慮。
- 長遠規劃與即時決策:以色列街頭即使發生最輕微的小事,也會有一堆路人搶上前給意見,當成天大的緊急事件處理。這代表他們處理突發狀況的能力一流,很會即時判斷。但現在高科技產業更需要的,卻是「長遠規劃」的能力……
- 作者看台灣:台灣天天面對模糊、不確定的狀態,政治情勢高度緊張,又沒有天然資源。但從新創的角度來看:這簡直太好了!這會驅使人們不斷想出嶄新方案,最後打造出成功的企業。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