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當我們著重內在需求和替代方案時,就有辦法在各種可能的場合裡,擺脫意氣之爭,不再針鋒相對、討價還價。研究人員還證實,這種策略可以為雙方帶來更好的結果,尤其是當這段關係對我們極為重要的時候。

文:拉斯-約翰.艾格(Lars-Johan Åge)

如何跟一台冰箱達成協議?

在這裡我想講一個故事,這則故事提出了遠離立場之爭的真正解決方案。

每年仲夏節期間,我都會去我父母的避暑別墅。慶祝仲夏節已經變成整個家族的聚會,讓大家有機會以簡單的方式進行交流。由於我的父母年事已高,主要是由我們兄弟三人負責籌畫,而且盡可能讓每件事情順利進行,也得準備好幾頓的餐點,而我們一致希望以簡單便利的方式,讓每個人都能吃飽吃好。

幾年前,我們決定在晚餐時吃雞腿。這些食物用烤箱就能輕易準備妥當,再搭配一些白飯,很快就能準備好。我買了很多雞腿,晚餐結束後,剩下了三支雞腿。

於是我把剩下的雞腿放到盤子上,用保鮮膜包好後放進冰箱。

當晚,因為我還有工作要忙,於是決定熬夜幾個小時繼續工作。寫完幾頁研究報告後,我突然感覺肚子好餓,很快就想起冰箱裡的那三支雞腿,於是便起身走向冰箱,打開冰箱門。眼前浮現的景象並非我所預期的,盤子雖然還在中間的層架上,但保鮮膜已經被掀開,盤子上連一支雞腿的蹤影都沒有。

我的第一個念頭是:這很正常!第二個念頭則是有人捷足先登了。隨便猜都知道誰是嫌疑犯:不是我哥就是我弟;因為當全家人都上床睡覺後,他們都會熬夜打電腦,到很晚才睡。

在失落情緒平復之後,我再度回房繼續工作,但沒多久就發現自己實在太餓,沒辦法繼續工作。而且我無法餓著肚子上床睡覺,於是又拖著腳步重新走回廚房,猜想著應該還有其他東西可以吃,果然在冰箱最裡面不僅找到兩根香蕉,還發現一個孤零零、不知道是誰吃剩下的馬薩林杏仁塔。我開心地拿出香蕉和杏仁塔,坐在廚房的桌子旁準備開動。它們的味道簡直就像天上極品!囫圇吞下這頓臨時的宵夜後,我便心滿意足地上床睡覺了。

在這個尋常不過的故事裡,其實涵蓋了非常完整的知識,教我們在討價還價和死守立場之外可以找到哪些替代方案。

如果沒有雞腿,吃香蕉和杏仁塔也能解饑

試想一下,假如在那個仲夏節假期裡,我站在那裡努力達成協議,會是什麼模樣。你問我跟誰達成協議?嗯,跟冰箱。的確,它並非常見的對手,但不妨讓我們暫時善用一下想像力。

我的立場再明確不過了:我想要雞腿。我就像是一枚導彈,以極高的精準度鎖定了最終目標。

如果我們現在能夠成功把冰箱看作是我的對手,那麼我打開冰箱門時應該會得到這樣的回答:

「不行,很遺憾地,你無法從我這裡拿到雞腿!」

正常來說,我可以站在那兒好好把冰箱訓斥一頓。我知道,旁人可以說那不是冰箱的錯,明明是我哥或我弟拿走了雞腿,可是我很失望,因為我得不到我想要的東西,所以很容易有情緒反應而怪罪其他人。

如果冰箱有思考的能力,我們可以假設它會這麼想:「這個人想要雞腿,顯然我沒法提供給他。為什麼雞腿對他那麼重要呢?原因是什麼?」
答案顯而易見:「他肚子餓了。」

在我跟冰箱之間的這場虛擬對話裡,冰箱或許可以問我下一個問題:「我要如何在沒有雞腿的情況下,消除這個人的飢餓感呢?」
答案也同樣很簡單:「兩根香蕉和一個杏仁塔。」

著重「內在需求」和「替代方案」,就是解決方案

冰箱做了非常正確的事,完全符合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的建議:當我們有可能落入各執己見的僵局時,解決方案必須著重以下兩點,內在需求和替代方案。

關於這兩點,上述例子裡的冰箱統統都有看重。藉由重視內在需求、以及滿足這些需求的替代方案,冰箱將討論的層級,從立場提升到立場背後的實質深層需求,而這往往正是通往解決方案的道路。

為了讓我說出「OK」,冰箱必須了解我真正的內在需求和原因。當我的主要選項(雞腿)在實際狀況下沒辦法滿足時,它有必要尋找其他替代選項。這麼做之後,我們才有機會達成協議。

當我們著重內在需求和替代方案時,就有辦法在各種可能的場合裡,擺脫意氣之爭,不再針鋒相對、討價還價。研究人員還證實,這種策略可以為雙方帶來更好的結果,尤其是當這段關係對我們極為重要的時候。

現在我們知道了其方法的重要性,但問題是我們要如何談論內在需求和替代方案呢?這個問題實際上極為重要,因為表達方式其實會影響到最終結果。如果我們慎選正確用詞的話,通常結果會很順利;但如果說錯話,通常到最後還是行不通。

慎選內在需求和替代方案的相關用語

在談到內在需求時,你必須:

  • 展現好奇心與理解。
  • 勇於說出自己的內在需求。
  • 先談細節,別一開始就提出解決方案。
  • 說語要果決明確。

然後,當你們準備進入替代方案的討論環節時,我這裡指的討論雙方內在需求如何獲得滿足,非常重要的一點是:

富含創意,以找出彼此都能滿意的替代方案。

接下來,讓我們仔細來談談這些訣竅。

訣竅一:展現好奇心與理解

關於這個部分,主要跟第五章〈步驟三:建立連結〉談的主旨息息相關。也就是說,我們透過提問和傾聽來展現好奇心和理解,藉此了解對方的想法和需求。

在這裡,你應該善用「什麼?」和「如何?」問句,以及「你能否告訴我......」的用語。有效的問句大概是像這樣:

「什麼讓你覺得......如此重要?」

「當你剛剛談到......時,你是如何想的?」

「你能否告訴我......要如何解決你的情況?」

然後,到了你應該展現理解和傾聽的時候,請認真用心傾聽對方(先從點頭開始)。

訣竅二:勇於說出自己的內在需求

要找出別人重視的東西,以及隱藏在立場背後的深層需求,通常有效的方法就是提問,然後傾聽。

當你跟某人坐下來談話,還弄不清楚對方真正看重的事物時(即便你已經問過一些問題,也認真傾聽過),不妨先從自己的內在需求談起,這樣不僅可以大幅提高對方說出其內心深層需求的機會,也比較容易引起對方對你的好感。

研究指出,若是由我們主動先說出自己的內在需求,對方談論其內在需求的可能性則會提高百分之五十。

當你談論自己內在需求時,我建議你每次都從細節開始聊起。

訣竅三:先談細節,別一開始就提出解決方案

談論細節有助於吸引別人對我們的注意力。由於我們描述細節會需要花費一些時間,相對也就展現出我們對它有一定的看重程度。

另外,你也讓對方有時間去思索你鋪陳這段故事的用意何在;接著,對方心裡通常會逐漸出現這樣的想法:

「這段故事到後來會演變成如何?他稍後希望從我這裡得到什麼呢?」

之後,當你終於提出解決方案相關的建議時,對方反而多半會感覺鬆了一口氣。當然,在這裡你有必要調整細節鋪陳的長度,才能在你故事講完、給出建議時,確實讓對方感覺到如釋重負。

有時候,對方聽完我們建議之後不見得會立刻表示贊同,但至少他們會提出一些看法。如此一來,我們便可以繼續討論下去,絲毫不需要擔心。甚至,這反而可能是陳述某些事物對我們有多重要的絕妙機會。當這機會到來時,我們有時候必須對自己想要的東西展現出堅定、不容動搖的決心。

訣竅四:話語要果決明確

我們可以態度堅定,但不必動怒或是大小聲。反倒是當我們搞不清楚自己看重哪些事物時,才有可能會採取某些不適當行為,進而破壞了自己的好心情。甚至我們還有可能落入反諷、頑固,或是沉默的處境,如此一來,非但不能提升我們的優勢,反而還會愈發降低雙方達成協議的機率。在最糟的情況下,還會害我們持續爆發不滿情緒。如果我們展現決心,其實就能清楚表達自己想要什麼,而不會觸發我們自己或對方的爬蟲腦。

當我們展現強硬果斷時,有件事情非常重要,那就是:對事情要展現強硬,但對人要溫和客氣。其實,若是我們從一開始保有正向的情緒和愉悅的心情,自然會對別人心生那樣的態度。事實上,你可以做到像那些堅守立場、強硬到不肯退讓半步的人一樣,卻同時提高最後達成協議的機率。

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是因為當我們堅持自己看重的議題時,往往會得到別人,還有自己的尊重。在我們弄清楚什麼事情對自己很重要的同時,也能增強自信心。

當我們決意這樣做的時候,千萬不要對自己真正看重的事情含糊其詞,以免在別人耳中聽來模擬兩可。打個比方說,你的另一半問你:

「你今天能洗車嗎?」

假如你的回答消極又含糊不清,就會變成這樣:

「好,我可以去洗車,但得等我去買完東西、倒好垃圾、在電腦上重新安裝完Windows、替孩子做完晚餐......」

顯而易見地,你根本沒有空洗車,但這樣的訊息卻沒有清楚明確地傳達出去。

況且,這麼說只會引發對方的不滿、誤解,以及未來可能產生的衝突。相反地,若是你能夠更堅定的回答會比較理想:

「不行,我今天恐怕沒辦法洗車。」

如此一來就很難造成誤解,不是嗎?這樣的回答是基於你對於自己的尊重,以及不迴避的態度,它增強了你對於自己、還有你看重事情的信念,而且不僅在這個情況裡,連同你整個人生也都得以獲益。

訣竅五:富含創意,以找出彼此都能滿意的替代方案

當我們著重在替代方案時,通常會尋求更多的解決方案,因為我們原先提出的要求可能無法獲得滿足。誠如冰箱的例子一樣,畢竟就是沒有雞腿。

以下是美國哲學家瑪莉.派克.芙蕾特(Mary Parker Follett)所寫的一則故事,這就非常適合拿來詮釋這樣的過程。

有兩名男子坐在公共圖書館裡的閱覽室裡吵了起來。他們對於窗戶要打開還是關上,意見分歧。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窗戶該開多大,只開一點、開一半、開四分之三......,卻沒有一個建議令兩人都滿意。然後,一位圖書館員進到閱覽室,問其中一名男子為何他希望窗戶打開。他回答:

「想要呼吸新鮮空氣。」接著她問另一名男人,為何他想要關上窗戶。得到的回答是:「為了避免強風吹進來。」

這位圖書館員想了片刻,接著到隔壁房間打開一扇窗戶,這舉動不僅可以讓新鮮空氣流通,又不會造成強風灌進來。

這個故事正是死守立場的最典型情況,由於這兩個人始終停留在立場的角度對話—窗戶應該開多大,因此他們面臨了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所以他們只能繼續吵個不停,或是做出讓步,得到一個雙方都不滿意的結果。

事情之所以能解決,是因為圖書館員專注於內在深層的需求:有新鮮空氣、又不會有強風吹進來。如果我們想要找出令雙方都滿意的替代方案,那麼內在需求和立場之間的差異往往是決定的關鍵。換句話說,我們必須找到看重內在需求的替代方案,而非看重立場的替代方案。

在這種方法的幫助下,我也順利解決了卡琳和我之間對於西瓜該如何分的僵局。接下來,就讓我來告訴你們事情的後續發展。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HAPPY HAPPY溝通力:瑞典知名談判專家傳授最強說話術,讓彼此化解歧見,達成共識,共創未來》,時報出版

作者:拉斯-約翰.艾格(Lars-Johan Åge)

譯者:胡琦君


讓人說Yes,只是合作的開始。

讓對方感覺HAPPY,才能共創美好未來。

全球熱銷16國版權!

在商業、外交與人質救援等領域有豐富經驗的頂尖談判專家,

結合心理學、腦科學和經濟學,

歸納出與人達成共識的4大基礎,讓合作皆大歡喜的5大心法,

讓你在各種生活情境中,都能派上用場。

我們都想跟對未來有共識的人攜手前進。但該如何整合不同的想法與利益,讓彼此的合作能長久且愉快地進行?

獲得FBI肯定的瑞典知名談判專家告訴你:停止「雙贏(win-win)」的競爭思考模式,運用HAPPY HAPPY溝通力,能提高別人肯定你想法和建議的機會,也能幫助你跟意見不同的人達成協議,讓彼此都「皆大歡喜」,才是最終極的成功法則。

此外,HAPPY HAPPY溝通力不只適用於職場,在家庭或人際關係上等任何場合也都可以靈活運用。

與人達成共識的4大基礎

  1. 重視彼此的滿意度:能考量到彼此各自的利益和需求,同時在過程中雙方也都感到滿意。
  2. 重視良好的關係:維持好的關係能讓雙方真正感到滿意,也讓對方更容易接納我們的提議。
  3. 重視合作愉快:合作是人的天性。捨棄競爭,彼此互助才是王道。
  4. 重視永續未來:真正的合作,在決議後才開始。在雙方達成協議後,仍要繼續關注對方的需求。

HAPPY HAPPY溝通力的5大步驟

  1. 保持正面的心態:快樂可以提高達成共識的機會,減少我們失控的風險,也會讓人變得更聰明,看到更多的解決方案。
  2. 深思熟慮:確保自己事先做好充分準備,了解哪些事情對自己最為重要,並設想對方在意的重點,盡可能通盤考量各種選擇。
  3. 建立連結:展現對對方有充分好奇心與理解,透過提問與傾聽,發展出良好的關係。
  4. 謹慎說話:重視彼此的內在需求,避免討價還價或死守立場,試著把談話引導到建設性的方向。
  5. 備妥B計畫:事先擬定備案的B計畫,可以幫助自己在毫無進展時得以脫困。
    æ™‚å ±-Happy_Happy溝通力-立體書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