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選擇的迷思在於選擇太多會造成忙不過來和決策疲勞。簡化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你就會有更多時間與精力留給重要決策。將上述中低價值又耗時間事情系統化或外包處理。

文:羅伯.摩爾(Rob Moore)

選擇的迷思

貝瑞.史瓦茲(Barry Schwartz)教授在《只想買條牛仔褲:選擇的迷思》(Paradox of Choices: Why More Is Less)一書中說明了,擁有過多選項往往會導致消費者在選擇時不知如何是好,而且即便做出選擇也會感到不滿意。他引用相關研究說明,當消費者面對太多選項時,最後很可能反而什麼都沒買。

研究人員在美食商店設立了兩個展位陳列果醬,讓消費者試吃,如果消費者當場購買,可獲得一元的現金折抵券。其中一個展位有六種果醬,另一個展位則有二十四種:面對選項較少的消費者,有百分之三十最終買了果醬,但擁有較多選項的消費者,最終只有百分之三的人消費。

該書引用的另一個例子是401K退休儲蓄計畫。當雇主提供符合資格的基金選擇越多時,實際做出選擇的員工越少,哪怕這意味著要放棄「免費」的錢。

隨著選項增加,人們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備感困惑,而且會有潛在的不滿意,到頭來就阻礙了應有的實際思維。

太多選擇會榨乾一個人的精神狀態,並且會在大腦中製造「噪音」,導致做出不理性的選擇。

當處在忙不過來的狀態時,例如有太多事情要做,或是有特別難的事情要處理,人們的反應不是打(抵抗)就是逃(視而不見),其中也包括了恐懼和焦慮的情緒在內。如果是被追殺的話,打或逃或許管用,但是對於寫書或打重要電話就不是如此了。

把這章寫在〈我忙不過來吧,我喜歡〉後面,我知道看起來既諷刺矛盾,但這正是我們都需要努力找到的平衡點:要嘛做某事的動力不足,要嘛忙不過來卻又一事無成。

在生活中的許多方面,在無論看似重要或平凡無奇的事情上,你都需要減少選項以提升決策力和行動力。

賈伯斯十年如一日都穿著相同款式的黑色高領衫、牛仔褲和運動鞋,不是只為了一致性,而是為了減少「決策疲勞」。

跟賈伯斯在類似位置上的人每天可能需要做出許多非常重要、重大的決定,因此穿什麼服裝應該是最不該讓他們困擾的事情。西蒙.高維爾(Simon Cowell)也是類似做法。

雖然這看起來是小事,但是考慮到我們每天需要做的決定之多,實在是不需要讓自己每次都在數百個選項中做決定。

在史丹佛大學強納森.雷瓦夫(Jonathan Levav)和本.古里安大學沙依.丹齊格(Shai Danziger)兩人的研究中提出,有三位受刑人已經服滿三分之二的刑期,而假釋委員會同意讓其中一人獲得假釋。他們的聽證會分別安排在上午八點五十分、下午三點十分和下午四點二十五分。假釋委員會的決策方式其實有跡可循。

研究人員從一年一千一百多個案例結果分析發現,時間決定一切。

安排在上午的受刑人獲得假釋的機率是七成,而下午的受刑人獲得假釋的機率不到一成。安排在早上八點五十分的受刑人較具優勢,而且確實也獲得假釋機會。

其他人其實只是在錯誤的時間出現,因為假釋委員會的委員在工作一天之後,都會面臨疲憊與決策疲勞。稍後我們會針對決策疲勞的時間點進一步討論。

我那美麗、可愛、聰明又了不起的太太和我,以前一個禮拜有好幾天都會選擇外食。很顯然,這種事情是在我們有小孩之前,當時的日子還可以稱得上是「生活」。每次我們都會花半個小時以上討論該去哪間餐廳。儘管在彼得堡像樣的餐廳也就五、六間,我們卻得糾結到天荒地老。而大多時候,我們最後都會選擇去吉姆的小酒館,那是我倆最喜歡的餐廳。

有時候當我晚上「不想工作」,躺在床上盼望著妻子能在我睡著之前鑽進被窩裡「抱抱」時,我會先在網飛(Netfix)上快速搜索接下來要看的紀錄片。有時我會花一個小時看一堆預告片,卻始終沒有真正觀看一部影片。即便我到最愛清單裡強迫自己做選擇,那裡面也有將近一萬四千部被我加入「最愛」的影片,然後我腦袋就炸了。接著我就睡著了。再接下來妻子上床時我也沒發現。

這種日子就一直重複循環!親愛的讀者,千萬別跟我一樣!

當然,這些都是第一世界的問題。千萬別以為我是在抱怨。這就是現代第一世界的問題,過度使用科技和社交媒體會偷走你的時間,讓你困在不果斷且一無所獲的空洞之中。我們需要簡化生活中平凡無奇的領域,如此一來才能在更重要的事情上更自由的做出複雜決定。

第一步就是要知道決策模式剖析,減少選項讓事情變簡單。所謂決策模式剖析可分為以下幾種:

① 選擇A
② 選擇B
③ 選擇A+B
④ 兩者皆不選


降低複雜性,專注在以上四種可能的決策場景。先花點時間把所有不重要的決策都外包或系統化,然後只需要用一點時間就能永久消除決策疲勞。

我問過「顛覆性企業家」粉絲專頁成員在生活中減少決策疲勞的小技巧,你可以參考以下建議,盡可能在各方面減少忙不過來及浪費時間的可能性:

  • 在車內衛星導航上設定常規路線。
  • 只穿同類型的衣服(前一晚先準備好,或是讓太太幫你準備,這是我的生意夥伴馬克.霍默爾最得意的做法)。
  • 一次把幾個月的日用品買齊。
  • 將常用物品存在網路購買清單中。
  • 把鑰匙、耳機和你常找不到的東西放在同一個位置。
  • 以安全的密碼管理器存取私人資料。
  • 提前準備好一週的飲食計畫(並且省下外賣的錢)。
  • 性質相似的事情一起處理,避免因為任務跳躍而浪費時間(例如回郵件、打電話、收拾環境、差事、開會等等)。
  • 清除視線範圍內的所有雜物,把所需物品與檔案擺在容易拿取之處。利用行事曆來規畫一天的時間,而不是讓時間來規畫你。
  • 固定使用相同品牌產品(手機、電腦等),如此一來就不用重新學習新的系統或軟體。
  • 在早上或是你最清醒的時候做重要決定及採取行動 。
  • 讓自己為少數、重要的「原因」而努力 。
  • 明智選擇戰場。
  • 一次把整年的禮物買齊。
  • 讓別人替你操心。
  • 善加利用模板與檢查清單,提高複雜事項的一致性與效率度。
  • 為運動、吃飯(尤其是要帶小孩)之類的事情安排「例行」時間。
  • 找教練或導師讓你停止製造藉口。
  • 進行旅行或購物決策時,先參考網路評價 。
  • 同步所有電子設備及郵件、資料夾、通訊軟體、發票、收據和檔案等資料。
  • 預先記下重要日期與約會,並且善用行事曆中的「循環功能」。

選擇的迷思在於選擇太多會造成忙不過來和決策疲勞。簡化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你就會有更多時間與精力留給重要決策。將上述中低價值又耗時間事情系統化或外包處理。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拖延有救:擊垮惰性,讓執行力瞬間翻倍,準時完成工作與生活大小事》,商周出版

作者:羅伯.摩爾(Rob Moore)

譯者:張瓅文


繼暢銷書《生活槓桿》、《駕馭金錢》後,商業導師羅伯・摩爾又一力作!

想要全面優化事業 ╳ 生活 ╳ 財富,關鍵就在「對治拖延」!

搶救你的「不果斷」,擊破「忙不過來」的自欺謊言

培養良好小習慣,鍛鍊「速戰速決」的決策肌肉,待辦事項再多也不怕!

所有人都會陷入「拖延」的毛病,

問題是,你知道其實「拖延」背後有一套心理機制,而且不是只有壞處嗎?

搞懂自己「為何拖延」,就能徹底「根治拖延」,讓決策力與執行力快速飆升!

《生活槓桿》提供了生活與事業的兩全之道;

《駕馭金錢》讓你瞭解金錢的真正意涵與價值;

《拖延有救》則是全面提升生活品質的終極解方!

能夠當機立斷,明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遲早都會成功;

無法成功的,通常都是猶豫不決、思考緩慢,並且不斷變卦的人。


立體書封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