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工作上的專業上手了,穩穩地做就能獲得好的報酬,也沒有太多外在的期待和成長的壓力,在這種「太舒適」的環境下,許多人就會開始停止學習,解決的方式說難不難,那就是「跳出舒適圈」。

有人說,結婚是愛情的墳墓,也有人說,畢業就是學習的終點。前者我尚未有機會體驗;後者,我曾經嗤之以鼻,工作幾年之後,從來不覺得是個問題,直到離職後,才驚覺進入職場6年,自己的學習有多停滯。

為什麼工作後,學習就停滯了?

這部分主要是要解決「動機」的問題。

很多人都聽過,產業上有個知名的「產品生命週期」(product life cycle)理論,指的是一個新產品從開始進入市場到被淘汰的過程,通常會從開發、引進市場的「新創期」、逐漸站穩腳步的「成長期」、大量製造且穩定發展的「成熟期」、以及最後逐漸被淘汰的「衰退期」。

這個理論除了應用在產業,其實也可以類比在我們「人」的身上。多數人畢業後入職場,不管是否投入相關產業,通常難免有學用落差,因此一開始就像進入「新創期」,而新鮮人的目標就是想盡辦法快速學習和成長,不少公司也因此有所謂的「試用期」,一般是3–6個月不等,避免新人「只是」來學習的。

當新人通過試用期,就表示可以在學習的同時也能帶來「貢獻」、為公司創造價值或營收等,如同是進入「成長期」,這個階段通常1–3年不等。緊接著,就是來到「成熟期」,可能會有機會升遷、帶人或跳槽,也有的人會在原有職位上一待5–10年。另外,有人或許會遭遇「衰退期」被裁員、資遣。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通常進入「成熟期」後,學習和成長速度就會趨緩,一方面是我在工作上的專業上手了,穩穩地做就能獲得好的報酬;另一方面,我也沒有太多外在的期待和成長的壓力。用白話來說,就是環境太舒適了。

解決的方式,說難不難,但對某些人來說也不見得容易,就是「跳出舒適圈」創造新的動機:可以在同產業換工作內容(行銷換業務、業務換PM,要學習新的思考方式、工作模式)、換產業(要學習新的知識或技能),抑或是讓自己休息一下、重新「歸零」,一旦收入沒了,就會開始有危機意識,不管是找新工作、還是當自由工作者,都會發現我們不會的遠比會的多,也更會重新燃起「求知慾」。

而我,剛好以上三個條件一次滿足。

shutterstock_175734632
如何更有效的學習?

解決「動機」的問題後,就可以買線上課程、開始看(電子)書學習了嗎?休蛋幾壘,讓我們先搞清楚什麼是「學習」?

過去在學校和教室裡的教學,相信大家都有說不完的負面體驗,先不論那到底算不算是學習,或許該先問的是「我們的腦袋是如何記憶的」?

用白話來說,根據科學家研究,我們的記憶就像一張大網,是由大腦中腦細胞和神經元的連結所組成。而學習的目的,就是讓這樣的連結和網路更緊密,在遇到問題或狀況時,可以更快速的做出反應或行為。

因此,如果是我們常用到的知識,就像很常去刺激記憶,腦細胞和神經元的連結就會越強。而如果要「更有效」學習新的知識或技能,就是要在大腦中「建立或強化新的連結或網路」,我歸納出幾種做法「最有效」:

1. 刻意練習

這是現在很多談到學習都會提到的概念,除了字面上的有意識地、拆分成更小單位來重複練習,我認為還有以下更關鍵的練習方式和目的:

用不同的感官去學習和練習,指的是除了傳統的聽講、紀錄重點、自己念出來,還可以加上「實作」,直接用在自己的生活或工作上,目的是用身體去記憶。尤其是做稍微有難度、挑戰的實作,更能加強記憶,曾有實驗顯示,難度愈高,效果愈好。

也可以畫成心智圖、邏輯關係圖,也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去融會貫通才剛學到的新知識。又或是練習解釋給不同人聽的「費曼技巧」,目的是透過把剛學到的知識內化後、再用淺顯易懂的話講出來,藉此來強化大腦中的連結。
Image for post
上完十週《大歷史素養導航課程》後自己歸納出的知識架構

另外,還可以試著把新的知識,跟原有的所學或經驗做類比,甚至也可以把新的知識拆解成一個個小概念,再各自去連結過去的知識結構,一方面可以更容易理解、有助於學習;另一方面也能跟大腦的舊有網路進一步連結。

2. 即時回饋

我覺得這其實是在自學的時候,很容易忽略的部分,它強調的是在每一次自己練習後都能收到feedback,不論是主動獲得、還是被動接收,透過更多的反饋,也可以累積記憶和更多的連結。

換句話說,有一群願意講真話、馬上回應的「學習夥伴」是非常重要的。

3. 不斷改進

在每一次練習後願意不斷的調整或改進,都是進一步建立記憶和連結,同時也會創造更多不同的連結和網路,最後才能讓我們的學習成果「最佳化」。

而刻意練習、即時回饋和不斷改進的概念,其實也是「機器學習」的運作邏輯(其實機器學習就是從科學家試著去模仿人類大腦的學習):機器透過大量的「刻意練習」,以及一次又一次的「即時回饋」和「改進」,最後得以逼近「最佳解」。

如何創造「規律」的學習?

有了「動機」,也知道什麼叫「有效學習」,我們就可以順利的學習了嗎?或許有些人可以,但我跟大部分的人可能都很難,因為我們都有惰性,就像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有多少人能有效率能在一班的上班時間內完成任務?因此,我自己會用三招來創造「規律學習」,同時滿足上述的「有效學習」。

1. 報名一個課程

這是時下最流行的學習套路,不過多數人都是買線上已經錄好的課程,不管人在哪裡、哪時候想上課都可以,但也因此「完課率」都很低。就像繳會費給健身房就以為自己在運動,但最後多半都沒去幾次。

我會建議找「即時直播」類的線上課程(或實體的線下課),我自己就報了這輩子第一個線上課程:連續十週的《大歷史素養導航課程》。有什麼好處?這樣的課程有時間表,時間到就是要上課,還必須提前預習和課後複習、完成作業等,更重要的是你會獲得一群一起上課的「學習夥伴」,這才是關鍵,還記得上面提到的「即時回饋」和「不斷改進」嗎?

但如果想上的課只有預錄的,那也可以變通一下,你不如線上揪一群有買的朋友,按照進度一起有規律地看完、一起討論,如此一來雖然效果稍差,但至少你還是找到一群「學習夥伴」,如果是新朋友也同時累積了人脈。

shutterstock_1722826402
2. 搞一個讀書會

讀書會不是什麼新招,為何最近特別夯?例如超搶手的CMX讀書會、少女凱倫的跨界讀書會等。我覺得可以報名參加當然很好,但也可以自己搞一個。

主要原因就是,自己辦的讀書會,你就一定要把該看的書或進度看完,而且可能要還自己導讀,基本上就先達到「刻意練習」的學習效果,而在讀書會和「學習夥伴」的討論,又可以創造「即時回饋」和「不斷改進」。

這也是我自己目前的做法之一,懶得去報名或參加外面的讀書會,就在「雷蒙三十」的社團裡揪一群朋友組成線上讀書會,逼自己在固定的時間唸到一定的進度,而且還要內化、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時參與大家的討論,達到有效又規律的學習。

3. 拆分任務,給自己死線

剛離職的時候,我也曾經設定一堆想完成和學習的事情,結果兩個月過去,除了修改履歷,其他一項都沒完成,而我之所以有修改履歷,只是因為有一個難得的面試機會,很明顯,人生唯一不能少的就是「死線」。

所以我就是給自己很多的「死線」,並且把學習的進度拆分成比較小的單位,一方面讓自己覺得要完成其實不難,另一方面也藉此把時間拆分成比較小單位,並且規定在完成任務前要保持「社交距離」。

其實,最好的死線就是創造出「有人逼你」的情境,例如我很愛面子,所以就會用先答應別人某些事情,來逼自己一定要完成什麼學習進度。再加上現在在工作上換了產業、工作內容也是新的,有非常多需要學習的「動機」,我就把很多工作都和學習綁在一起,不但創造了「刻意練習」,還逼自己有紀律的學習。

過去6年我從沒看完一本書,但這兩三個月就靠這招看完3本。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