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溝通課程中,我很喜歡跟學員分享的一個觀念,就是「物之稱名,非物自身,而是關係」。這句話是來自我的NLP啟蒙恩師毛柏翔老師,他也常開玩笑說:「這是毛語錄第一條,大家一定要記好」。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上課說到這一點時,我拿出了我的星巴克隨行杯,問在場學員:「請問它是什麼呢?可以怎麼稱呼它?」於是現場學員就拋出了許多的名稱,如水杯、水壺、環保杯、塑膠杯、咖啡杯、隨行杯、星巴克杯、阿忠的水杯⋯⋯等各種名稱都有,於是我再問學員說:「我們剛剛給它這麼多的名稱,可是有因為名稱的不同而改變它本身嗎?」答案當然是「沒有」,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名稱呢?其實主要就是因為我們從不同的角度(關係)來看它。

所以「物之稱名,非物自身,而是關係」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東西(乃至是人)我們所給的名稱,往往不是因為這個東西(或人)本身,而是因為這個給名稱的人從什麼角度(或關係)來看。那這句話跟溝通又有什麼樣的關聯性呢?舉一個我課堂上常用的例子來說,可能有一個你的同事或主管,你認為他常常喜歡刁難你、很機車、很難相處,所以你非常不喜歡他,但有沒有可能他回到家之後,是個孝順的好兒子,是深受老婆愛戴的好老公,也是倍受子女喜愛的好爸爸呢?如果有可能,那這個人到底算是好人還是壞人?

溝通障礙,都是因為彼此經驗不同


我常開玩笑地回答,我不知道他算好人還是壞人,我只確定他是「人」。一個人的好壞,並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下判斷的,而我們常常對一個人下判斷只是從我們和他之間的「關係」,而且一旦下了判斷,我們和他之間的溝通可能就是在這個既定「關係」的前提下展開。所以,當我們有了「受害者」的想法,自然而然不管對方做什麼或說什麼,很容易地就視為在繼續「加害」我們。

其實,很多的溝通障礙,就發生在我們依據過去自己的經驗或別人的經驗,和溝通的另一方定義了「關係」,認為他很難搞、很難溝通、很愛刁難,卻忽略了去探索造成這些因素的真正原因,也許他並沒有惡意,只是他看待事情的角度和我們不同。又也許只是他慣用的思考和表達模式恰恰與我們有差異,卻讓我們覺得為什麼明明說得很清楚,他卻聽得這麼的模糊。

所以,很多溝通不良的原因,是因為每一方都只從自己的角度來看事件的發生,而沒有掌握整個事件的完整面貌。人,其實有不同的思考和表達模式,卻只用自己習慣的方式,去面對另一個可能與我們截然不同溝通模式的人,難怪很多的尷尬與誤解也就因此而產生。

因此,該怎麼做才能避免這些溝通不良的狀況呢?我想送大家我很喜歡的一句話「用陌生的眼光看熟悉的人事物」,只要我們隨時提醒自己在溝通時不要有太多的主觀框架和預設立場,隨時隨地從新的角度和關係來和對方溝通,接納彼此的差異,理解彼此立場的不同,我想就可以化解很多溝通不良的狀況囉。


Source